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2 / 2)


  张海瑶摇头, “不去。我来跟你说这些,就是想让你自己注意。你可要小心些。”

  这个嘛,人家周承康就一直没出来,这会儿还在后面掏地窖呢。

  听了这些话,李青荷进门之后就不太去堂屋了,反正有周母陪着也不算失礼了,她自己也去了地窖帮忙 。

  地窖用来装番薯的,再有两个月就要用了,早些腾出来也好。

  两人正在干活呢,贺芋就来了,蹲在地窖门口,“承康真勤快,大早上起来还没吃饭呢。要不要先吃了再干?青荷也是,只顾着干活,不叫你吃饭。”

  最后一句话,语气是那种半真半假的玩笑。

  李青荷当即就不高兴了,“我男人要你管?”

  毫不客气的直接戳穿她的阴阳怪气。

  这话一出来,气氛就有点尴尬 ,周母惊讶的看着她,不明白刚才还笑呵呵给她们做饭吃的儿媳妇怎地突然变得这样尖锐?

  忙笑着打圆场,“青荷,别这么说话,你表姐她最近心情不好……”

  李青荷认真道,“娘,你要是没事,去地里的杂草拔一下,少掺和别人家的事。”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周母有些恼了,“你舅母以前帮了我们家许多,我带你表妹散散心,有什么不行?”

  她不高兴的是李青荷明白的说贺家是外人,但是贺家对于周母来说,是娘家,贺芋是她亲侄女。儿媳妇明摆着嫌弃她侄女,是不是也嫌弃她?

  “散心可以,”李青荷点头道,“娘,那你也别给我找不自在,带走吧!”还摆摆手。

  周母的眼泪当即就下来了,“我走就是。”

  她是个性子刚硬的,说着转身就要走,贺芋伸手拉住她,勉强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闹成这样?有误会说清楚就好了嘛……”

  李青荷把手中的扫帚丢到了她面前,“我婆婆跟我一家人,你谁呀你?谁跟你一家人?没看出来今天这事都是因为你吗?阴阳怪气的挑拨人家夫妻感情,自己心里没数?”

  贺芋的脸腾地红了。

  周母皱起眉,仔细回想了一下方才贺芋说的那些话,如果是亲近些的表姐弟之间,那些话确实算是玩笑。但……

  李青荷恼的则是当下的人一般表兄妹之间的称呼,都是表哥表弟,她可倒好,上来就是承康,还叫她青荷,一句表弟妹怎么她了?

  周母终于反应过来,伸手扯了贺芋就走,“今日你就给我回家去,我还说你伤心,你这哪是伤心,这是心思多了。”

  贺芋被她拖着走,面色苍白,“姑母,您不是说最喜欢我?”

  “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是我侄女,留你住是因为你娘帮我许多。可没让你来挑拨我儿子的儿媳妇的感情。”周母气得不行,扯着她飞快出了后院,隐隐还有气急败坏的斥责声传来,“我再喜欢你,也没让你做我儿媳妇啊……”

  第112章 外来

  听着声音渐行渐远,李青荷看向地窖中的周承康,问,“你娘最近是不是太孤单了?”连娘家侄女儿都能带过来养着。

  周承康摇头失笑,“没事,谁要是想不让我们过好日子,她会先把人赶出去的。”

  闻言,李青荷深以为然,看方才周母那架势确实如此,“我对你娘,是不是有点太不客气了?”

  周承康全身都是灰,从地窖中钻了出来,伸手抱了抱她,“看你这样在意我,其实我很高兴。”

  李青荷扬眉,“这家中所有的地可都是在我名下,你不敢不乖。”

  “是。”周承康点头赞同,“不敢不乖,夫人有什么吩咐?”

  李青荷拉着他往前院走,“吃饭去,早上吃得太早了。”

  转眼到了六月,天气愈发炎热起来,期间吴励又来过一次,带走了一些药材,听说回去时路过村口的时候,有人拦下了他的马车想要卖些药材给他,吴励没收,说太少了,除非是珍稀的药材,要不然他都不要。

  其实周围的山上要有什么珍稀的药材,也被李青荷两人找着了,他们俩可是把周围的山头都踩过了一遍的,近一些容易出药材的还不止一遍。他们俩学过药理,认识的药材比村里人多,有些在村里人看来是杂草的东西,也被他们采了回来。

  吴励不收,村里人只得拿去镇上,就送到几个医馆中,让人意外的,价钱还不错。本身药材就比粮食贵,只是不多而已。

  然后,六月之后往山上去的人愈发多了起来。甚至有的大树皮能做药材的,直接连树都搬回家了,卖不掉的树干当柴火烧。

  周围的林子里被众人这样踩过一遍,镇上那边有的会自己采药的大夫,也不往望村来了。

  村里人见状,反应飞快,好多媳妇回娘家那边的山上去采,于是,整个落月镇的山很快就被薅了一遍。好在吴励不收他们的药材,这些从周围采过来的药材最后全部都卖去了镇上,要不然,说不得镇上需要的普通药材也只能去县城采买了。

  李青荷两人则没有再去,而是去了自家的林子里拔个草什么的。能够自己留种子的药材,他们都好好收着了。

  并且,在六月中太阳最大的时候,又去了镇上,把黄大夫的孙子接了过来,两人又开始练字。

  其实地多了之后,两人并不想着自己去秋收。自己累死累活根本做不了多少,大不了就把外面鱼塘的收成全部拿来请人。

  等到了秋收的时候,别家都忙着秋收或者准备秋收。今年看样子又是个丰年,村里气氛不错。其实好多人都盯着李青荷这片地,把自己的干完了就来帮她,每年能挣下不少工钱。

  最最要紧的是,她付工钱爽快啊,可不是杨家那种拖拖拉拉的性子。这一回杨家挖鱼塘,都是徐母找的徐家本家的那些人,要不然,哪怕工钱高,谁也不乐意去。

  秋收都是很忙的,不分白天黑夜那种,等到忙完,粮食进仓,已经是八月中了。

  两人这一回没有上山打猎,因为到了秋日之后,收回来不少药材种子,吴励那边又送了一回。并且,药材这东西又不是粮食讲究个春秋,只要种下去不死就行了。

  于是,哪怕到了秋收完了,他们家也还需要几个人帮忙。

  李福秋收后一直帮着这边干活,还有赵大山,兰花有孕了,做不了多少活,干脆来帮着李青荷打理家中,只需要吃饭,不要工钱。

  她说不要,不是嘴上不收,而是真不收。

  前些日子秋收完了李青荷发工钱,非给了她一些,结果人家回头就给希钰做了几身衣衫。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