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第89节(2 / 2)


  永州换了城守,是容誉的人,朝中大臣也被他洗了一番,容誉继位两年,已经从什么都不懂的新皇成长成手段狠厉的帝王了。

  手下羽林军乃是先帝留下的暗卫,却成了他手下最锋利的鹰犬。

  如今朝中,平阳侯府风头一般无二,可是府上的二小姐却深居简出,鲜少参加宴会。

  陆昭云五月初成的亲,当时容姝已经走了,她递进宫的帖子也没回信,再后来就听到了容姝回乌迩的消息。

  她如今管着陈府中馈,大大小小的事全要来问她,一天下来头昏脑胀的,幸好夫君体恤,又懂得上进。

  可有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容姝,她去了乌迩,现在还好吗。

  她这儿有很多容姝送的东西,衣服收拾,书本字画,傍晚,陆昭云和徐家老小用完晚饭,二弟陈洺之喊住了她的夫君。

  在陆昭云印象中,陈洺之话很少,自从容姝回京之后,他病了两日,如今一看更显单薄。

  只是她做嫂子的,不好过多关心小叔子。

  陆昭云看了夫君一眼,点了一头准备离开。

  陈洺之开口道:“兄长,我有一事想劳烦嫂嫂。”

  陈裕之似有不解,转而笑了笑,“莫非是相中哪家姑娘,想请你嫂子……”

  陈洺之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不,我是听说嫂子手里有本《中庸》,想借来看一看。”

  陆昭云记得,那本《中庸》是容姝送她的,只不过她一向不喜这种书,只翻看了几页。

  自是舍不得,可夫君在这儿,陆昭云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夫君二弟等一会儿,妾身这就回屋拿。”

  陆昭云在屋里翻了翻,恐怕夹了自己的书签,书的扉页有容姝写的几句诗,恍惚之间,有什么东西在陆昭云脑子里闪过。

  书借给了陈洺之,兄弟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当兄长的,有时比爹娘更好谈心,陈裕之今年成亲,兄弟两就差了一岁,但他可比陈洺之这个弟弟稳重得多,他淡笑道:“你如今已立业,该考虑成家了。”

  陈洺之抱紧书,“我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陈裕之不再催了,“你心里有数便好,”这模样可不像没心思的,倒像是一颗心都投进去了。

  两人又走了一会儿,陈洺之道:“兄长,当日长公主回京,皇上有意留下长公主。”

  这事一直憋在陈洺之心里,直到容姝平安回乌迩,他才敢说出来。

  陈裕之没绕过来,“留下?可长公主不是已经回乌迩了吗……长公主怎么留下,她是和亲……”

  “兄长忘了赵颜兮吗,让赵颜兮去乌迩,长公主不就留下来了。”

  陈裕之一阵后怕,万一真换了,乌迩王又发现了,岂不是一场大灾。

  如今平阳侯府独大,这大楚的天都变了。

  陈洺之道:“赵姑娘现在好好的,保不齐皇上还有这样的心思,日后,必起战乱。”

  陈裕之想说如今大楚也很好,太平无忧,百姓富饶,打也能打的过大楚,可是这太平的一切是一个女子换来的。

  想用就用,不用了就丢弃,长公主已经嫁到乌迩了,难道,用让她信赖的故国,对着她拔剑吗。

  这……

  陈洺之道:“若有那日,我一定是向着长公主的。”

  陈裕之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弟弟,他是大楚人,知道该做的选择是什么,可面对陈洺之,又很难说出口。

  你是大楚人,乌迩是异族,哪怕容姝用一生换来了几载和平,但若是大楚朝乌迩开战,你也必须站在大楚这一边。

  因为你是大楚人,这是你的国家。

  容姝不过是个女子,怎可与一国相较。

  可就是这样的女子,救了大楚一个国。

  陈裕之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兄弟二人僵持了一会儿,还是陈裕之退了一步,“放心,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七十七章 回乌迩的第十八天耶律加……

  陈洺之冲兄长行了一礼,“我回去温书了。”

  陈裕之看着亲弟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以前废寝忘食读书是为了科考,如今进了六部,还不忘看书,还越发寡言少语,整个人跟丢了魂一样。

  若是真心悦长公主,得趁早死了这个念头。

  日后要真有那么一天,他就把亲弟锁在家中,不能出门,看他还怎么向着长公主。

  陈裕之回了院子,和妻子说起亲弟的事,说完笑着道:“你说他是不是魔怔了,还向着长公主,要真有那么一天,谁还管她是不是公主,嫁到乌迩就是乌迩的人,怎么能确信她心里还有大楚。”

  大抵男子天生看不起女人,纵使那人是公主,也是一样。

  陆昭云看了会儿自己的夫君,冷笑道:“你且去打听打听,有谁不记着公主的好,当初大战,多少人收拾细软,准备去南方避难。是谁救百姓于水火,你说的可倒轻巧,怎么,阿姝是个物件,说用就用,说丢就丢?”

  陆昭云越说越气,“不是说自己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吗,怎么你不去乌迩和亲!”

  陈裕之被堵的哑口无言,他一个男子,怎么去和亲,就算可以,他会愿意吗。

  孤身一人去乌迩……想想都……

  当晚,他睡了书房,书房没床,他拼了两把椅子将就了一晚,次日,他换了布衣,去街上,路过一茶馆,说书先生说的就是公主和亲的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