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1 / 2)





  方晴便放心地收拾东西。

  在报馆呆了这么久,东西却并不多,不像那时候小安,收拾了两大箱子。

  方晴不过是几本书,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筷,两包茶叶,并些画画儿的东西……忘了从哪里看的,东西多而杂的人是长情的人,当时觉得是胡说八道,如今看来也有点道理,方晴一直知道自己是个薄情的。

  啰里啰嗦签完该签的字,又领了最后一笔薪水,方晴走出报馆,只有江小姐送出来,小王被李先生叫走了。

  “方姐姐,我不是……”江小姐咬下唇,“只是好不容易出来,就这样回去,我不甘心。”

  方晴拍拍江小姐的手,“我知道,这件事,你还是要跟家里商量,”方晴没忍住,还是轻声劝了江小姐一句,“你们名门闺秀,最重要是名声。”

  江小姐脸色变了变,强笑,“天津报界多少人,难道都成了汉奸?我们又没做什么卖国求荣的事。”

  方晴知道刚才是自己多嘴了,拍拍江小姐的胳膊,笑道,“你说的是。我走了,你保重。”

  江小姐也道,“保重。”

  方晴把最后一笔薪水,留下些日用,余下的存进银行,算一算,若是不买房,这些积蓄真是不少,心里又感念周先生一回。

  既卸了报馆的差事,又没有新的工作,方晴第二天就睡了个大大的懒觉,又慢吞吞地起床洗漱,懒得自己做饭,出来转一圈,卖早点的摊子都差不多收了,方晴好赖买到一个烧饼。

  方晴一边啃着烧饼一边往回走,然后便看见汽车旁的韩益——就如一幅名画,晨光中灰头土脸的小胡同和来去匆匆的过客都是背景,只为凸显主角的神采。

  方晴抹一把嘴边的烧饼屑,有些尴尬地笑了,“韩先生,”然后说了一句特别傻的话,“吃早饭了吗?”

  韩益笑笑,“吃过了。”

  方晴知道自己犯了傻,更尴尬了,“要不要去寒舍坐一坐?”总不能就这么在胡同口站着说话。

  “好。”韩益道。

  方晴心说,幸亏出来的时候略微收拾了一下,要是被窝还摊着……

  方晴请韩益坐了,自己扇着扇子,用小茶炉烧水泡茶。

  韩益看看桌子上纸包里露出的半个烧饼,抿抿嘴,到底没说什么。

  两人聊了两句皖地局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

  韩益又问,“听说你辞职了?”

  “嗯,”方晴笑道,“终于可以无所事事散漫度日了。”

  韩益笑一下,过了半晌,“我遇到秦奋先生,他很佩服你,说这样的气节风骨,让男人们都惭愧。”

  方晴哑然失笑,“这算什么气节——”

  “因为民族情感,拒绝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于我们普通人,便是气节。”

  韩益沉稳的叙述语气让方晴有点不好辩驳,仿佛再说什么,就太过矫情了,方晴便只好笑了。

  韩益问方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方晴便说了画《宋敏之入关》的事。这阵子也断断续续画了一点,没有郑衍催着,又有报馆的公事做借口,画的并不多。

  “这回没有犯懒的借口了,总要画完的……”方晴停顿了一下,略显不好意思地坦白道,“其实还是犯懒,有这件事情做着,就不想出去找新工作碰壁。”

  韩益也笑了,半晌道,“你总是太过自谦。”

  方晴笑笑,问韩太太最近在忙什么。方晴不想与韩益讨论自己的性格,男女之间,这样的话题未免有些暧昧。因为心里曾存有的那点念想,此时便格外避嫌。

  韩益说韩太太最近在学英语,每周去上三次课。

  真好,这样积极的生活。方晴笑道,“以后出门,见到洋文,就可以请教柳姐姐,不用瞎猜了。”

  韩益点点头,端起茶碗喝一口茶。

  方晴问韩益最近工作忙不忙,又闲聊两句时局——不过是怕冷场,两个人静默相对……不合适。

  待把碗里的茶喝光,韩益便站起身来,“我走了。”

  方晴点点头。

  方晴送韩益到门口,韩益看着方晴的眼睛,温和地说,“不要太焦虑,”略停顿,“若有事,给我打电话。”

  方晴点点头。

  看着韩益背影逐渐走远,方晴叹口气,笑笑,走回去接着吃那半个凉了的烧饼。

  方晴每日正事只有画画儿,闲暇了便泡在书店看书。

  七里洼路上有一家很大的书店,书可买可租,又有可以抄书的台子,是一众穷学生喜欢的地方。方晴混迹其中,除了查资料、看画画儿有用的书,别的就全凭兴致,拿起什么便看什么,觉得不好,再换一本,如此消磨半日,“可抵十年尘梦”。

  有一次从书店出来,偶遇了以前的同事小王,小王看见方晴,露出高兴的神情。

  两个人便一起吃咖啡。其实原来方晴与小王并不算投契,方晴看不了小王的八面玲珑,估计小王也看不了方晴的头巾气。

  小王跟方晴说自己也辞职了,方晴很有点吃惊。

  “我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小王苦笑。

  方晴知道是自己浅薄了,于是加倍和气地说,“以你的人才,再换个地方做事也是一样好的。”

  小王笑了,说起报馆的事,方晴走后陆续又有两个人辞工,其中有一个是方晴的熟人——组版的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