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45)(1 / 2)





  这么多年来,分明是兄弟,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萧岑竟然完全没发现,他看不起的老五萧岩,武艺竟然如此出神入化,萧岩一直掩藏的很深。

  萧岩轻笑一声,颇有些自嘲,说:左右我落在了你们手里,要杀要剐随便罢。

  梁主萧岿并没有立刻决定,反而是看向杨兼。

  萧岿请示杨兼的举动,似乎又触怒了萧岩,觉得萧岿就是隋人的一条走狗,根本不配做梁主。

  杨兼似乎看透了萧岩的想法,笑了笑,说:安平王,你是不是觉得,如果由你来做梁主的话,便不会让你们梁人如此卑躬屈膝,没有尊严?

  萧岩眯着眼睛看向杨兼,但是他没有说话。

  杨兼又说:的确,尊严这种东西,没有是活不下去的。但你有没有想过,梁主为何要依附我大隋?梁主是你们的兄长,难道你们不是比朕更加了解他,他在做皇子的时候,是不是与你们一样,骨子里都坚持着不可一世的尊严?

  萧岩和萧岑同时一愣,在做皇子的时候?分明那段时日过去的并不久,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二人只记得那时候,兄弟们相处的都很和睦,完全没有兄弟阋墙的局面。

  杨兼第三次开口说:是甚么让你们的兄长放弃了骨子里的尊严?难道不是为了梁人的百姓么?告籴的粮食、难民的衣裳、防止陈人入侵的营寨,不是用财币换来的,而是用你们兄长的尊严换来的。

  梁主萧岿听到这里,嗓子有些干涩,生硬的吞咽着。

  这么多年来,江陵夹缝生存,夹杂在南朝和北朝中间,萧岿的父亲就是因为忧郁发病而死,他也是如此,日日夜夜的做噩梦,如何才能力挽狂澜,如何才能夹缝生存,如何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百姓和子民?

  所有人都以为梁主是光鲜的,然而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萧岿才发现实在是太难了,他也曾经清高不可一世,但那有甚么用呢,是能给自己的百姓换粮食吃,还是能给自己的军队换武器用?

  萧岿心中一直很委屈,但是这些委屈,根本不能说给别人听。在百姓面前,要装作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主;在兄弟面前,要装作一个慈爱的兄长;在敌军面前,要装作一个滴水不漏的国君。

  这些

  都压抑着萧岿,最后只得抛弃自己的尊严。

  他从没想过,兄弟不理解自己,反而是没有几面之缘的杨兼,看透了自己。

  大殿陷入了沉默,死寂一般的沉默,杨兼的话似乎让萧岑和萧岩想到了很多,这些年来,大家都活在各自的痛苦之中,没有一个人看到了萧岿的痛苦

  ̤̤̤

  就在此时,韦艺突然大步冲进来,大喊着:人主!蜀国公突然赶来,请求谒见!

  尉迟佑耆?

  尉迟佑耆应该留在长安才是,突然赶到别宫,必然有甚么要紧之事。

  杨兼说:把安平王押解下去,传蜀国公。

  是。韦艺立刻指挥禁卫将萧岩押解下去,萧岩离开之后,蜀国公尉迟佑耆很快从外面大步进来。

  尉迟佑耆躬身拜见,说:拜见天子!

  杨兼点点头,说:蜀公不必多礼了。

  尉迟佑耆站起身来,急忙的说:天子!听说别宫出现了刺客!还有陈人?天子可受伤了?

  杨兼笑了笑,宽大的袖袍一展,说:怎么会?出现刺客的话,小玉米你应该担心的是刺客,而不是朕。

  说的也是尉迟佑耆小声说。

  杨广实在看不下去,咳咳!咳嗽了两声,杨兼这才想起来,尉迟佑耆突然赶来,应该是有要紧事禀报的。

  杨兼说:蜀公匆忙前来,不知是甚么事情?

  尉迟佑耆见到杨兼没事,实在太欢心了,差点把急事忘在脑后,连忙拱手禀报说:回天子,荆州总管送来军报,陈人蠢蠢欲动,似乎有攻击江陵的举动。

  噌!梁主萧岿立刻站了起来。

  南面的陈人早就想要攻占江陵,江陵的地理位置优越,简直就是北面的门户,如果占领了江陵,便可以继而北上,扩大陈人的领土。

  这些年来,梁人被北周扶持,陈人无法一口气吞下江陵,如今趁着北面朝廷交替的时机,南陈觉得有机可乘,加之闹出了萧岩叛乱的事情,这些陈人想必是算准了时机。

  杨兼眯了眯眼目,说:事不宜迟,立刻回长安。

  他对梁主萧岿说:梁主放心,江陵之地,不只是你们梁人的土地,也是我们大隋的屏障,朕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梁主萧岿狠狠松了一口气,说:多谢天子!

  众人没有耽搁,当日便启程回到长安,准备回去之后立刻召开廷议,商讨对付陈人的法子。

  一路上快马加鞭往,小太子杨广则是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似乎在考量甚么。

  杨兼伸出食指,点在杨广的小额心上,说:我儿,小小年纪不要皱眉,这么可爱的脸面儿,会生出皱纹儿的。

  杨广:总觉得父皇在调戏自己。

  杨广晃了晃小脑袋,撇开杨兼的手,说:父皇,有一事,儿子需要言明。

  杨兼说:你不会昨日里又偷吃了红枣糯米罢?

  杨广:

  杨广小脸一板,略略有些僵硬,说:儿子、儿子要与父皇说的是正经事!

  杨兼被他逗笑了,说:行行,你说,父父听着呢。

  杨广沉吟说:按照儿子的记忆,陈人攻打江陵,这一仗是陈人赢了。

  杨兼挑了挑眉,怪不得儿子心事重重的,原来是为了这个。

  杨广又说:陈人派出了老将吴明彻,还有淳于量、章昭达,吴明彻带兵作为先锋的就有三万之众,之后投入的兵力加起来,应该达到了十万,陈人所有的精锐几乎是倾巢出动。

  而另外一面呢?当时还是北周时期,另外一面的北周一共派出了差不多五万的兵力,而且由几乎没有经验的宇文直领导,简直就是一个草台班子,闹着顽儿的。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杨兼拍了拍杨广的小肩膀,说:我儿放心,父父可不会派个草台班子过去。

  如今已经不是北周,而是大隋

  杨广又说:儿子还有一点子担忧,咱们朝中适合水战的才能并不多,郝阿保的确适合水战,但只有郝阿保一个人还是难以面对陈人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可不是一股脑从一个方向冲过来,而是兵分不同路线而来,如此一来,只有郝阿保一个还是不够的。

  杨兼挑唇一笑,说:儿啊,别担心,父父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人选,十足适合水战。

  是谁?杨广说。

  杨兼的笑容扩大了,而且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