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1节(1 / 2)





  按照与茱莉亚的约定,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现在也没去与土地爷他们几个去道别,离开坟地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去往北京城。

  像我们这种长在红旗下的人,从小便对祖国心脏有着特殊的感情,没错,包括好多现代的老年人也是以一生能去北京为光荣。

  离开北京之前我还给素儿打了个电话,她在电话中埋怨我为什么离家这么久,一点消息都没有,若不是她平日里的‘扶乩问卦’得知我的消息,真的还以为我出事儿了呢。

  电话里面听着她埋怨的声音感觉非常的亲切,没错,为了远在家中等候的妻子,我相信自己绝对不会失败。

  任由她数落许久,待我说出那句‘我想你了’之后,素儿在电话里隐隐抽泣,紧接着变得非常非常的平静。

  “小心点,路上注意安全,我在家等着你回来。”

  好几次我都压制住让她去北京的想法,以素儿的术法的确会给我一定的帮助,但是,前路危险莫测,好比刚刚在西北发生的事情,同样也是九死一生才得以度过。

  阴曹地府寻找了几千年的仙骨,又岂是能那么容易找到的?所以,我宁愿自己一个人身涉险地,也不愿意素儿冒一丁点的危险。

  买了车票,乘坐着开往首都的列车,一路上的心情非常非常激动,在过去的绿皮车速度慢的惊人,几天几夜的硬座火车,好人都得给你折腾剩下半条命。

  慢慢长路,基本上就是两件事儿,睡觉、吃饭、再睡觉、再吃饭,为了节约开支,在火车都是买几分钱的馒头再吃点咸菜,渴了喝点热水就够了。

  近期在西北花销有点大,出来的带的钱也已经差不多了,能省点还是省点,毕竟,我是出来办事儿的。

  火车上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人一多,难免就爱吹牛逼。

  有的人声称自己在哪哪打工,每个月能赚好几千块,也有的说自己女朋友家里趁个百八十万,还有的声称自己在外面怎么怎么厉害,别人怎么怎么怕他。

  当然了,我本人还是非常讨厌那些喜欢没事儿就互相诋毁南北方的人,有好多人吃饱了闲的没事儿做,埋汰说人家北方人不讲理。

  又有北方人说南方骗子多。

  双方互相谩骂,互相看不起,其实,有这样心态的人往往没什么本事,男的小肚鸡肠,女的怨怨自哀。一般面对这样的外星人,我都采用装作听不见。可是,往往有人实在是让人心烦,由于我是终点站,沿途下车的很多,在路过陕西的时候有两位老乡上了车。

  且正好坐在我们旁边,将大袋子放到行李架上过之后,两人开始有说有笑的攀谈,说话的嗓门也是非常非常的大。

  坐在旁边有位中年妇女喜欢聊天,主动问他们是做什么的?留着络腮胡子的人笑道:“以前在山里包了块儿地,养狐狸的。”

  “养狐狸?那个玩意儿咋赚钱啊?”妇女还挺疑惑。他男人碰了她一下:“你缺心眼啊,养狐狸当然是卖狐狸皮,现在狐皮大衣可是挺贵的。”

  “还行吧,以前在南蛮子手上买了几个公狐狸,还真就配出好的毛色,这不嘛,我们哥三个一起去送货。”

  妇女对于比较喜欢攀谈,而且对什么都很好奇,她像是刨根问底一样的问来问去,那几个男的也是为了显现自己很有本事,知无不言的聊起来。

  结果,坐在一起的有个老太太突然说:“小伙子,那玩意儿可邪门的狠,据说报应可是挺狠的。”

  “大姨,这破四旧结束也没几年啊,您老的思想也得紧跟着祖国前进的脚步,毛主席说过,发展农业经济是国之根本,我们养狐狸,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另外一名三十多岁的青年笑道。

  不过,老太太的话倒是让妇女打开了话匣子,那妇女一拍大腿:“对对,大姨您说的没错,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我就见到过狐狸祸害人。”

  两人对此嗤之以鼻,但两排座椅一共六个人,除了他们俩以外,其他人显得还很有兴趣,甚至后面座椅的人也主动凑过来听热闹。

  听着妇女讲,他说,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她们村里发生过一个怪事,老人家都说是狐狸闹的。

  后面的人让妇女讲来听听,本来火车上就没什么热闹,左右的人皆竖起了耳朵。

  妇女说他们村从前山里的狐狸很多,狐狸多就抓兔子,有时候村民套住的兔子都会被狐狸捡走,家里的养的鸡鸭也会被狐狸咬死吃掉。

  时间久了,老百姓也有点烦了,于是,就有人自发组织村民上山打狐狸,村里有个带孩子的老光棍最凶残,他作为精通捕猎的老农民,能够根据狐狸留下的线索摸到狐狸穴。

  经常一锅一锅的端了,而且,他去杀狐狸是用药,直接毒死了之后,再将狐狸皮剥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此来换取一些家用。

  有一次老光棍又带着人上山,根据沿途找到的线索入了乱坟堆,到了坟圈子当中之后,到了一处坟包前,那里被掏出了一个狐狸洞,于是,对方用渔网罩住洞口,再用浓烟开始熏狐狸。

  等这边火刚起,远处跑来了一道白影,当时在场的人都看见一条大白狐狸慌慌张张到了人群不远的地方,两只后腿屈起的跪下了,前爪微微弯,呜呜的直叫。

  周围的人可吓坏了,就劝老光棍,说这狐狸成精了,真要是打死的话,保不准会遭报应,还不如趁早给放了。

  可是,老光棍子哪里肯啊。

  他嘴上不说,可手里却悄悄的拿出了猎枪,嘴里念叨着要放小狐狸的话,出其不备,一枪打了出去。

  枪砂喷出,把那狐狸半个身子打成了筛子,可那狐狸命大,竟然没死,连滚带爬的逃走了。在场中人无不心惊,周围人都认为老光棍肯定要遭报应。没人敢再掺和这次捉狐行动,各个找了个借口离开。

  那老光棍不以为然,利用浓烟赶出了一窝小白狐狸,兴致勃勃的满载而归。

  不过,再后来全村的人都以为他在不久之后肯定会遭报应,可是,谁知道结果恰恰相反,老光棍过了一段让人非常羡慕的日子。

  过了有大半年的时间,村里来了一个媒人,说是媒人,其实就是负责倒卖人口的贩子。

  山沟里面找不到媳妇的光棍汉子很多,何况,法律意识淡薄,只要有人来卖的,那就一定会有人去买。

  那老光棍的名字,妇女说他叫‘朱铁山’,上边有着年迈的父母,下边还有个十岁孩子,妻子去世了七八年,他也是一个人忍了过来。虽然想买个媳妇,怎奈囊中羞涩也只好作罢。

  但是,那天来的媒人却非常郁闷,他说带来的一位姑娘逃了,怎么逃的也不知道,最后没办法,那人只好悻悻而回。

  去村里看热闹的朱铁山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可是,刚推开家门的时候,可把他给吓了一大跳,屋内竟然躲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美丽妇人。

  见到朱铁山当场,妇人呜呜的哭,跪地下求他别把她送走。那朱铁山本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瞧妇女那么漂亮,他才不会送的。直接了当的问妇女,能不能给他留下来当老婆。

  妇女说,她叫胡梅,身体不能生育,而且腿部有残疾,半个身子长了麻风点。

  朱铁山见她身材妖娆,这点事儿当然都可以接受。猴急的将胡梅抱床上一番云雨,憋了好几年的他得以舒缓,心情甭提有多舒服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火车诡谈(二)

  为了能让她安然留下,朱铁山先让她在家里躲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