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不过林白夏她们一家回去的时候倒是没有遇到村里的人,这也免去了解释的麻烦 只不过要是遇到了也没事,到时候如实说就是,反正这最后丢脸的也不是林父 ,毕竟就算是在这乡下,也没有大伯给几个侄子出彩礼的道理。

  因为在老家没有好好吃,所以回家了之后,林白夏她们一家又一起动手整了顿饭。她们先把食材处理好了之后,林白夏将食材和米饭放进空间里的高压锅和电饭煲 ,这样做得快一点。至于平时林白夏她家是不用这个,因为怕一不小心没来得及收起来被发现,而且这个功率也大,很容易就会因为用电量问题引来怀疑。

  因为回来的时候就有点晚了,一家人吃完饭后就去歇息了,没有守岁,以往林白夏她家每年守岁也都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会说为此特地熬夜。

  到了初二那天,林白夏和林父林母一起去了姥姥家拜年,她家去的时候,她大姨一家已经到了,两个表哥见她来了就赶紧笑着冲她招手,喊她过去。

  比起在爷爷奶奶家,林白夏还是在她姥姥家这边比较自在。

  “我们去外面玩吧?”林白夏的二表哥胡广元撺掇她道。

  林白夏动动脚趾头就知道她这个二表哥想的是什么,这货估计是想要在回去之前把刚刚到手的压岁钱来全部花完,上一年他就是这么干的,只是最后没挨大姨少削,没想到今年又来。

  算了,过年高兴就好,既然二表哥宁愿被削也要出去,那就出去吧。

  只是她刚要答应出去的时候,她大姨就的声音就响起了:“胡广元,你给我老实点,呆在这不许出去跑。”

  第12章 虽然大姨放完话……

  虽然大姨放完话后就转过了头去说话,但林白夏知道,她二表哥这次是捞不着出去了。她敢打包票,要是二表哥在大姨放话后敢出去,她大姨等回去得拿擀面杖追着打。

  寻常人家孩子都十六七岁了,哪还会像这样管着?但是关键林白夏她二表哥不是寻常人呀!她二表哥与大表哥一母同胞,但是这性格真是南辕北辙。

  大表哥沉稳老实,几乎没有让大姨操过心,但是她这个二表哥,那是从小都没让大姨省心,一会儿不看就能给你惹出事来,不过还好二表哥他自己也有点数,再加上大姨夫和大姨也一直耳提面命。二表哥虽说小祸不断,但是至今也没有闯过什么大祸,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没沾过边。

  只是在原著中,她这个不着调的二表哥和那个大表哥都因为原主,最后下场也很惨。

  先是二表哥因为听见了她的堂姐也就是女主轻蔑地说起了原主,骂原主不知检点,随便勾引人,一生气上前理论,被女主激怒,打了女主一巴掌。之后便因此得罪了女主林兰蕙,被女主算计,因为抢劫入了狱。但是事实上他当时也不过是被用钱收买了的一个朋友骗了,以为朋友被人打了,和人一起要去给朋友出头的。

  而大表哥在厂子里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惊慌,操作失误,手臂被卷进了机器中,最后命保下了,但是却残疾了。

  这两个表哥在原著中都是因为原主才有那样的遭遇,虽然在原著中某章只占了一点的篇幅,但是林白夏还是把他们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

  一切都是有因才有果,现在剧情还没有开始,林白夏她也不是原主,所以她绝不会让两个表哥最后沦落到书中描写的那个地步。

  林白夏有点走神地想着这些事情,而二表哥显而易见是没了精神,正在失落中。

  “等明年你打算怎么安排夏夏啊?”林白夏正在走神,便冷不丁地从大姨那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她就转过去了,想听听大姨和林母在说什么。

  林母一开始正和姐姐在说昨天去乡下那边的事情呢,但是讲了几句就发现她们的爸妈过来了,所以就赶紧转移了话题,不想爸妈为这个事担心。

  然后她们姐妹两个讲着讲着就讲到了几个孩子身上了。

  胡母她正为小儿子操心呢,本来想着等明年把他安排进他爸的厂子里反正他哥也在那,父子仨正好可以互相照料,多好。

  但是偏偏那个死小子死活不想去,非要自己找工作。这时候哪有比进厂端铁饭碗的活更好?他自己找,能找到什么好活计。

  胡母有些愁,就把这些说了出来,然后她想着夏夏明年也要毕业了,于是就问了问小妹打算明年怎么安排。

  林母她听完说道:“我是想着把她安排进供销社里。我在纺织厂,虽然现在也是个部门干事了,但是刚开始也是从普通女工一步步走上去的,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我就这一个女儿,怎么舍得她来?恰好供销社那边有人承过我的人情,到时候我再添一点钱,应该就能给夏夏安排进去,那里虽然工资少一点,但是轻松一点。”

  胡母听了深以为然,她在纺织二厂,虽然没有当上个干事,但是她的那部门也算是个清闲的地方了。不过她之前和小妹也是一样,也是从一个普通女工开始干的,也是熬了这么多年,才在厂里立住了脚,有了人脉,最后才能调去一个清闲地方。

  若夏夏是她的女儿,她也不愿意把她送去纺织厂里。唉,看着夏夏,她都恨不得把自己那混儿子给打包塞回去,这一天天的净让她操心。

  林白夏听了半天,才发现是这个事,她很快放下了心。大概等她今年夏天高中毕业的时候,国家就能恢复高考了,到时候选择就多了,也不用再局限在这边了。

  她是知道她爸妈的,若是知道她想去参加高考,那肯定是支持的,完全不存在会因为想让她去供销社或者是工厂端上铁饭碗就不让她继续上大学。

  从小长到大也十六年,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林父那边暂且不论,他虽是个当兵的,但是也在军中跟着扫盲班识字,后来也读过不少书,很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而林母这边重视读书完全是归功于林白夏她的姥姥姥爷了,这两口子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因为只有两个女儿,不想让她们被看轻了去,在许多人还在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却反其道而行,不管怎样都要让两个女儿学会读书认字。

  当然,据后来林白夏听她姥姥跟她唠嗑的时候说,这样“先进”的想法,是他们两口子当初年轻的时候,几个借住在家里几天的进步青年说的,那其中还有女学生,不然他们还真不懂得这个。

  林白夏一推,然后了然,她姥姥姥爷年轻那会还是民国初,各种学生运动正是盛行的时候,不怪乎他们能从那几个进步青年嘴里听到这个。

  现在姥姥姥爷对他俩的先见之明一直很是得意,因为正是因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识字,当年才能那么轻松地进入纺织厂。因为当时这个小县城,几个厂进厂名额的竞争还是很激烈,幸亏识字让人高看一眼,一下子就招了进去。

  而这几个外孙外孙女,也一看就比旁的人家懂事有教养,而且还个个都是高中生呢,这让老两口怎么不自豪?出去和其它的老爷子老太太唠嗑的时候,老两口哪次不是被羡慕的份?谁还敢说他们只有两个女儿命不好?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就算是最捣蛋的二表哥胡广元他也死活是考上了高中了,当然他本就有点小聪明,再加上他和表妹夏夏同岁,要是就剩他考不上,那最后多丢脸,所以着实是拼了一把,努力学,最后考上了高中。

  林白夏她万分确定等今年十月后,高考就能恢复,但是这个时候她大姨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肯定是想让二表哥去厂里了。

  她过去坐到林母旁边,然后想了想就跟她大姨说:“二表哥他不想进厂不是?那二姨您也不用逼他,反正还有大半年呢,到时候等我们都要毕业了,周围的人都交焦急等着去找工作然后进厂,二表哥他在里面,心情能不受触动?到时候说不定他就改变心意,愿意进厂去了呢?”

  第13章 林白夏这用的也是缓……

  林白夏这用的也是缓兵之计,大表哥已经进厂子七八年了,到时候劝大表哥去参加高考是要困难些,但是二表哥跟她正是一个年纪,等高考恢复的时候,他正好可以参加。

  接下来她只要提醒大姨在接下来半年好好督促二表哥学习就行了,这样等高考恢复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遇到学过的东西都忘记的窘况。

  胡母听完,觉得也的确是有些道理。她这个小儿子和他大哥不一样,要是自己逼着他,最后就算通过门路把他安排好了,他也不见得能乖乖地去,指不定给她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还是按照夏夏说的办,说不定到时候他自己就愿意了呢?

  林白夏看着大姨松动的表情,赶紧趁热打铁道:“我听说有的时候大厂子也会到学校这边招学生,虽然不一定今年能碰着,但是早准备还是没错的,成绩好看一点,到时候被挑中的几率也大一点,这也算着是做两手准备,最后除去大姨你们给表哥安排的去处,表哥还能多一个选择呢。”

  胡母觉得有道理,就她们厂前年的时候还到高中那边招过几个女学生呢,刚开始的工资都比她们当年进厂的时候要高。虽然这样的事发生地少,但就像夏夏说的,早准备准没错,所以她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要好好督促着臭小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