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2 / 2)


  之前她寻来的老农,都是那种家中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人。后来得知朝廷会发俸禄,于他们来说,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而外面的那些人,只以为郡主找老农是为了给自己解闷,并不觉得如何。可后来发现给郡主帮忙会得朝廷发俸禄……谁能想到大字不识的人也可能有一天会入朝为官呢,当即得知消息的老农都托了人问郡主府何时招人。打算只要一得到消息,立刻就过来。

  人多了,不过一个月,就琢磨出了不少能让粮食增产的法子。

  苏允嫣还找了两个庄子让人在里面造暖房,如果顺利的话,年前就能开始种作物。

  她这边忙得昏天暗地,等回过头。就听说了惜缘公主入仕的事。一入仕直接去了刑部,不过半个月,就查出了三年前的一桩悬案,当即就升了侍郎。

  与此同时,皇上还下了旨,打算在次年的春闱也开女子恩科,只要有才的人,都能入仕为官。

  此消息一出,得知的人一片哗然。

  之前封了惜月郡主官位,众人都认为是皇上宠外甥女,看她和离,故意以此让她高兴。众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都有些觉得皇上此举不妥。

  想要哄外甥女,也不应该拿朝政大事来儿戏。有些老学究还想劝说呢,皇上又让惜缘公主也入职。

  惜缘公主于国有大功,并且自小就熟读四书五经,有传言说,她的才气甚至堪比新科状元。这样的一个女子入仕,众人虽然觉得不妥,但也说不出理由拒绝。

  本来嘛,惜缘公主凭一己之力签下两国百年盟约,许多男儿都难以企及,杨国百废待兴,急需有才之士,如果以她是女子之身为由不让其帮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可众人刚接受她们姐妹二人为官,随之而来的,就是天底下女子都可参加科举。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那些老学究自认为忍了又忍,这一回怎么也忍不住了,直接去找了皇上。

  皇上却铁了心。

  与礼教不合?

  要是女子不能插手家国大事,杨国早在九年前就被其余两国攻破了。

  女子就该相夫教子?

  要是惜缘公主只懂得相夫教子,杨国早在九年前就被其余两国攻破了。

  总之,无论说什么,有吴惜缘的功劳在,众人的所有不让女子为官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因为此事,苏允嫣觉着,自己低看了吴惜缘。

  这个女子,可不是前面那些姐姐,只知情情爱爱,为了个男人就要死要活。

  吴惜缘胸有沟壑,眼中看到的是这千里疆域,是这天下百姓苍生!

  第127章 替身妹妹 十二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

  看不惯一个人吧, 看她哪儿都不顺眼。

  喜欢一个人呢,看她哪儿都好看。就像是如今的吴惜缘,那些老学究承认她的功劳,但也看不惯她以女子之身入朝为官。

  而那些喜欢她的人, 尤其是曾经就心悦她的男人。就觉得她光彩夺目, 愈发耀眼,多看一眼都是亵渎。而京城中的女子, 都以她为傲。

  吴惜缘的名声也愈发响亮, 甚至传遍了其余两国。

  转眼已经入冬, 苏允嫣庄子里的作物都长出了青苗时, 其余两国的国书到了。

  言想要来拜访。

  三国鼎立的情形, 其余两国皇子要来拜访, 杨国其实有些为难。

  接了吧,怕他们居心叵测。不接吧, 又显得自己弱气心虚。

  皇上左思右想, 觉得还是不能示弱。万一两国觉得他怕了, 又跟九年前似的一起来犯, 那才是真的支应不开。

  再说了, 人家来的是皇子, 谁家的皇子也不多啊。既然敢来,他接着就是。

  于是,临近过年, 本就热闹的京城更加热闹。而苏允嫣因为种出了栗米和木薯苗,心情正好, 也能得空出去转悠一下了。

  这身份高了,有利有弊。

  比如说以前她只是侯府女儿,出门那是想出就出。如今贵为郡主, 走到哪儿都会引人围观。苏允嫣倒是不怕人看,可也不喜欢看人家对她诚惶诚恐的目光。

  尤其孙长霖因为骂她被夺爵后,都没人敢凑上前来跟她说话,只远远地行礼。

  所以,现在的情形就是,苏允嫣走在街上,还没靠近呢,已经跪了一大片。

  这样的情形下,逛街只会扫兴。苏允嫣干脆就不逛了,找了个酒楼,嘱咐了掌柜不许声张,然后从后门溜了上去。

  到了三楼的包间中,要了一桌点心饭菜,总算是找着了曾经逛街的那种感觉。苏允嫣大快朵颐,吃饱了后,站在窗前消食。

  恰在此时,有两个官兵打马而来,似乎在开路,底下人乌泱泱分开一片。

  苏允嫣有些惊讶,在这京城中,很少人会有这样的排场。

  随即听到有大批马蹄声远远而来,苏允嫣愈发好奇,边上丫鬟已经道:“听说因为两国来使,容不得一点差错。皇上特意调了戍守边境的柳将军回来护卫京都。”

  柳将军名柳肃锦,已经镇守杨国与周国的边境十年,值得一提的是,他年近三十还未成亲,连未婚妻都未有过,据说曾经皇上将要给他赐婚,被他以想要为国效力不想有妻儿拖累为由拒绝。

  简单来说,就是他身为武将,边境不太平,他很容易战死,不想拖累人家姑娘成寡妇,所以不成亲。

  话说得好听,但就是这么个意思。因为此,皇上愈发看重于他。

  毕竟为了家国随时准备献出性命的人可不多见,至少,皇上只找着了这么一个,可不就得重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