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她应该是平凡的,木讷的,面有菜色,面对相机和记者的时候是慌乱的,感激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肌肤雪白,眼睛黑亮,漂亮的让人眩目,尤其是她沉静的气质,看到他们也是一脸的平静淡然,并没有一点点见到省里来的领导的敬畏和怯手怯脚,好像考了省状元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让他已经有了腹稿的报道全都打了水漂。

  现在她还敢和他呛声?难道他的质疑错了?谁能看出来一个娇滴滴的,手指纤细连个茧子都没有的女同志,成天在地里干农活?还参加过修河挖渠的工作?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丫头还这么不驯!就因为考了个省状元吗?很了不起吗?一次考试能代表一生吗?作为工农兵大学生的他,对这些自以为学习很好的学生心里是看不起,又有些嫉妒的,“哼,真的是不知所谓,不就是长的漂亮一点嘛就傲成这样,以后还怎么为人民服务?”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黎苗都被这人的逻辑逗笑了,她看了一下小会议室里的人,“大家好像是因为我考了四百七十七分才过来采访我的,并不是听说了我的长相才过来的吧?难道这位记者同志不是?”

  不等那记者说话,黎苗又道,“刚才我也说了,我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被下放到我们村里的几位首都大学的教授分不开,其中一位杨老师,因为是教新闻的,她和我说过,记者是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人民群众传播消息的一种职业。”

  黎苗认真地看着脸色越来越青的记者,“这位记者同志,您刚才的话是本着哪一点呢?”

  省报记者已经霍然而起,“本着哪一点,本着我是个记者这一点,行行行,你厉害,你等着看吧!”

  黎苗一点儿不怵这个小个子男人,她同样站起身,“我会看的,如果我在报纸上看到对今天的一切有不实报道的新闻,我会向贵报的领导申诉的,”她环视了一眼其余几家报纸和电台的记者,“我相信并不是每位记者都和您抱着同样的思想。”

  “你你你,狂妄!”省报记者用手指点着黎苗,冲县宣传部的人吼道,“这就是你们县出的状元?哪有一点状元的样子?这样的状元我们省报是绝对不会报道的。”

  黎苗真想翻个白眼给他,一旁的董校长已经怒了,“不报道就不报道,你也不是我们学校请来的,是不是省状元是分数说话的,不是你说了算的,走走走,我们不稀罕你们的报道,不但我稀罕,我还会以一中校长的身份,给贵报领导写信,反应你今天的所有言行!”

  县宣传部的干事都懵了,他乍着手看看扬长而去的记者,又看着办公室里同仇敌忾的所有任课老师,最后把目光落在黎苗身上,“你说说你,你惹他干啥呀?”

  黎苗一摊手,“我没惹他呀,是他在质疑咱们啊,他质疑我的总结是在弄虚作假,这是质疑我一个人吗?这是质疑我们整个宝山县的工作作风!”

  宝山因为出了胡解放和文治国的事,现在可是全省甚至全国出名呢。

  黎苗的那份总结宣传部甚至县领导都看过了,而且里面的情况也都得到了核实,县里其实想借着出了个省状元的机会,把黎苗树成一面旗帜,一洗上级和人民群众对宝山的坏印象,当然不能让人随便质疑黎苗,“你说的对,”他一会儿也呆不住了,和其余的记者握了握手,“你们接着聊,我去县里一趟。”

  在座的几位记者也被黎苗的彪悍给惊呆了,他们也都是□□湖了,但像黎苗这样的姑娘还真是头一次见,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小声道,“张记者是省报的,他要是写点什么,影响力可比我们这些报纸大多了。”

  黎苗微微一笑,“他的报纸会不会影响我上首都大学?”

  女记者摇头,“那倒不会,”黎苗的家庭出身好,学校的评价也很高,这政审一关是肯定能过的,又是省状元,她想上哪所大学,真的是谁也拦不住。

  “好不就行了?而且又不是他一个人手里握着笔呢,”黎苗冲女记者甜甜一笑,“可能我的样子超出了他对省状元的想象吧,一个人对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总会有些抗拒情绪,嗯,他可能是不想承认,这世上就是有些人很优秀。”

  女记者被黎苗自信的话给逗的一乐,因为省报记者拂袖而去的紧张也荡然无存了,她佩服的冲黎苗点点头,“你放心吧,我会客观的报道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又融洽了起来,大家开始按部就班的提问,黎苗对于要报什么专业的提问,歪头想了想,“其实我没太考虑好,”她对这个世界很不了解,许多行业和职业,看名字她根本想象不出来,“我挺喜欢学外语的,我的老师也建议我报告外语方向的专业。”

  黎苗的英语拿的是满分,这在外语平均分为不及格的南省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了,“那你将来想做什么呢?”

  黎苗张张嘴,她想四处走走看看游山玩水的理想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啊,等我毕业了,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作者有话要说:  先更新再修改。

  上章改了一下,我把文理科的事忘了,黎苗一共考了五科,满分一百,考五百多就奇怪了。

  第104章 v章

  走了张记者,小会议室的气氛和和谐无比,对于临平和宝山的记者来说,考了文科第一的黎苗都在给大家争光,这样的同学不夸那就是不对的了。

  等人都散的时候,李晓辉又守在学校外头,把自己紧急收来的小米用布口袋干干净净的装好,放在了记者们的车里,“自家的小米儿,”他看了一眼董校长,“这是学校的一点儿心意,大家辛苦了。”

  等人走了,董校长没好气的瞪了李晓辉一眼,“你呀,聪明太过了,”作为读书人,他并不喜欢李晓辉这种做法,即便有很多时候,李晓辉的这种做法还是很起作用。

  李晓辉憨厚的笑笑,“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人家大老远跑来了,还得回去写报道,咱这就是表达个心意,”而且他还是以一中的名义,这对一中也没什么坏处。

  李晓辉卖卷子足足给学校送到五千块,对一中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不但过年的时候可以让一中的老师们都多分几斤肉,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趁着忙闲的时候,请泥瓦匠来把学生宿舍给翻修一下,董校长还算着剩下的钱可以再给学校添不少桌椅教具。

  想到李晓辉给一中做的贡献,董校长什么脾气也没有了,“幸亏黎苗同学不像你!”

  “那是,我妹子多聪明啊,”李晓辉提起黎苗这个妹妹就无比得意,他妹子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

  李老师却眉头皱的紧紧的,她拉着黎苗的手,“我现在就担心那张记者回去乱写,他那支笔杆子也厉害着呢!”

  黎苗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只要不影响她上大学,张记者李记者的,对她都构不成影响。

  董校长却不是这么想的,“李老师说的对,这些年那些报纸批判这个批判那个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你一个小姑娘,万一叫他们扣个什么帽子,将来再影响你的政审,”董校长是吃过亏的,“我回去就给省报写信!”

  “我也是这个意思,”李老师觉得黎苗还是太年轻了,不晓得里面的厉害,“他回去给你一通胡写,就算是校长写信过去帮你说明情况了,可影响造成了,你怎么办?那可是省报!”

  省报的影响力比市里的报纸和电台大多了,她这是间接被坏了名声,黎苗想了想,出门被狗咬可不行,“那张记者叫啥啊?我看看他的文章去。”

  来时大家都自我介绍过的,李老师道,“他叫张宇,省报那个聚雨就是他,我看文笔不怎么样,喊口号倒是最擅长。”

  黎苗点点头,“校长,把咱们阅览室的报纸借我看看呗?”

  看报纸也是学习的一种,董校长自然不会反对,“反正已经放假了,你只管去。”

  ……

  “妹子,你想干啥?要不我去省城找找那个张宇?”李晓辉不信给他寒上一百块钱,他还会说自己妹子坏话。

  黎苗可不觉得张宇是那种可以拿钱买动的人,“你千万别乱来,你敢给他送礼,那就是往他手里送把柄呢,这种人,把名看的比利重的多,”所以才会以己度人,觉得黎苗是在博名声。

  李晓辉对黎苗的话向来是百分百相信的,既然黎苗说不要,“那万一他在报纸上胡说怎么办?”

  黎苗不想李晓辉为这种事头疼,安慰道,“董校长不是说他会给省报写信吗?而且还有临平市的报纸和咱县的电台呢,刚才宣传部的干事不也说了,县里还要给我开表彰大会呢,咱们县现在换了新领导了,肯定不会由着他胡说八道。”

  李晓辉点点头,到底有些不放心,他拧眉回忆着他认识的人里,有谁是和这省报的人说上话的,但又不想给妹子添心事,嘴里问的是另一个问题了,“你刚才咋不直接跟人说你报了啥专业呢?”

  黎苗左思右想之后,报了首都大学西方语言文学专业,准备好好把外语给学一学,“这不是怕没录上吗?我还填了服从调剂呢!”

  黎苗知道李晓辉一直对她报的这个专业心里有所顾忌,没办法,被运动吓怕了,沾着个“西方”就想往一边闪,但话本子里写的可是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黎苗灿然一笑,“哥你就放心吧,你不是爱做生意嘛,我把外语学好了,你以后把生意做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