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不知过了多久,门吱呀一开,桓行简衣衫整齐出来,吩咐石苞先把宝婴找来。

  这个时候,崔娘正在园子里等得心焦,见有婢子来找宝婴,忙要跟着去接嘉柔,宝婴笑着把她一挡:

  “我去就行了,回头夫人该说奴怠慢了姜姑娘,整日耗着你们做事。”

  崔娘面上不好说什么,又等半日,见宝婴两个搀着嘉柔回来,步态可掬。刚近身,竟闻到一股酒气。

  “哎,柔儿,你不能吃酒怎么又……”崔娘把嘉柔接手过来,那一瞬,察觉到嘉柔明显的挺腰一拒,她抚着发烫的脸说,“没事,我只是想姨母了,吃醉就不会再想了。”

  两条腿,到现在都颤得几乎站不住,这一路不知怎么过来的。嘉柔昏昏倒向褥间,死活不肯洗漱,把帐钩一放,唯恐人发现端倪躲在被子里佯装睡去。

  听见崔娘似乎跟宝婴抱怨了句什么,宝婴赔笑,不多时这些人声远去,嘉柔才松开被角,怔怔望着帐顶绣花:那个人,一贯的强硬不容人拒绝,只是,他为何又温柔地说了那么些她并不太懂的话?且又给给她灌了一气的酒。

  那股火辣辣的呛意,依旧不散,她心里似悲似惧,一个翻身,捂着脸无声地哭了。

  忽的,帐子外有人影一动,是宝婴在轻声唤她:“姜姑娘?”

  嘉柔翻过身,忙止住眼泪,起身把帘子一掀,怯怯看她,一句话也不说。她知道,宝婴姊姊是什么都明白的。

  “郎君命奴给姑娘送一样东西。”

  手掌摊开,是一枚黄铜做的驼铃,颜色陈旧,仿佛早经许久的岁月,镌刻了风沙、孤月以及白云水囊的味道。宝婴朝她手中一塞,余热尚在,沉甸甸的。

  “郎君说,姜姑娘不要太想家,来日方长,他会带你回凉州看骆驼看秃鹫的。”

  宝婴笑吟吟把话带到,这两样是什么她也没见过心中十分稀奇,见嘉柔垂着脑袋,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好退下了。

  帐顶的刺绣渐渐模糊,嘉柔攥着驼铃,綉枕上一头青丝不事张扬地铺陈成乌浓一片,伴着迷迭香,像个黑漆漆的梦直往深处坠,梦里有边城的月色,一伸手,就拢了一怀抱的清霜颜色。

  夜深重,打更的声音不知传了几次。夏侯妙在几旁静坐已久,手边,写了一页的纸,字迹娟娟。听到脚步声,她起身去迎,桓行简这次罕有地挡了挡她的手,笑道:

  “这么晚还没休息?我自己来。”

  夏侯妙伸出去的手,便落寞地垂下,面上依旧是温婉的笑意:“不困,翻了几页书。”

  桓行简是从浴房回来,不过在屏风后更衣卸冠,朝案头盘腿一坐,略作扫视,淡淡赞道:“好字。”

  那上头,写的是一首《芑梁妻歌》: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以何立。

  看了良久,桓行简抬起眼帘,瞳仁漆黑:“清商何故发此悲音?”

  “不,我虽无父,却有兄,虽无子,却有女。更何况我还有你,我比她幸运多了,是吗?”夏侯妙很少有这么直白的时刻,触到他眼睛时,忍不住战栗,却不肯移开,“我今日去了你的书房,也见到一幅字。”

  桓行简微微地一笑,也不问,等着她继续说。

  “我有些话想问你。”

  他点点头。

  “燕然勒功,是窦宪的典故,子元是否觉得窦宪身上有发人深思之处?”夏侯妙眼中掠过一丝踟蹰,“是羡他功业,还是……”

  桓行简不答反问,低眸似在品鉴着她的字:“登燕然山,刻石彰威,这样的功业清商以为是否值得艳羡?”

  “当然,大丈夫志在四方。”夏侯妙试图从他眼眸深处看出些什么来,一切徒然,她像在水中挣扎的小虫子般,无声问,“看到你写这几个字,我忽然想起来他这个人,权倾朝野,却极快覆亡,这又是为何呢?我始终没明白这一点。”

  桓行简动作一停,把目光转移到她的脸上,两人的目光碰到一处,别有意味。他捏了捏她微凉的手,笑道:“怎么突然对这个有兴趣?”

  “没什么,只是觉得以史为鉴,总归有益无害。”夏侯妙浅浅一弯嘴角,面上寻常,“子元对此有何高见?”

  桓行简松开她的手,揉了揉太阳穴:“这人,我其实并未细究过,只神往他大破匈奴的丰功伟业。我是男人,不能免俗,人虽在这洛阳城里可若有一日社稷需要我驰骋边塞,我自然也是义不容辞。”

  “是吗?我以为子元深谙史册,对人对事总会有一番详解。”夏侯妙笑道,不动声色把自己的字叠放起来,桓行简则倦倦地一起身,“歇息吧,前人旧事,与我们其实并不相干。”

  灯灭帐垂,夏侯妙把脑袋轻轻置于他的臂弯之下,全无困意,只是阖上双目,一颗心,不知为何幽幽的凉。他是她的枕边人,一呼一吸,皆再熟悉不过。

  旁边,桓行简睁着一双清醒的眼,手握她的肩头,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不知过了多久,听夏侯妙均匀的呼吸声响起,他才低首看她,轮廓模糊,并不真切。

  第20章 愁风月(8)

  洛阳变天了。

  风裹着枯叶旋到窗棂上,天空昏黄,到了巳时,冷雨夹着初雪簌簌的落地,一眨眼,就消融了。值房里生了火盆,偶尔,有人快速闪进来,反手一合门,便把整个洛阳城的风雪都挡在了外头。

  “中护军,本月的考绩。”石苞捧着册簿,朝桓行简案头轻置,扎煞起手立在了旁边。

  手中狼毫未停,桓行简低眉执笔如行云流水,写的是整个辽东战事的用兵细节。一室肃然,除却有必要的事务往来无人有一句闲话,唯独火噼噼啪啪地响,火光烤得人脸微红。

  桓行简终于抬首,狼毫一搁,又拿起朱笔,在册簿上勾勾画画好一阵,丢给石苞:

  “升黜的单子你传派下去。”

  名单一出,众人挤破了脑袋往张贴的墙上凑。中护军走马上任以来,举不越功,吏无私焉,明面上谁也不好多说一个字,几家欢乐几家愁。

  不知谁起的头,从角落里传来嚷嚷声,要去找桓行简理论。

  石苞清清嗓音,负手而立,人挺拔得很:“中护军说了,谁不服气可以来找。考绩簿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诸位自己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别人没数,自己心里总该有数。”

  说着冷哼一声,让人把考绩簿子就摆在廊下,取了具坐榻,石苞正襟危坐拉好了架势等人来找。

  众人窃窃私语,暗道桓行简是个冷面阎王,便是堆了座金山银山在他眼前,也不为所动,贿赂的门路淤塞不通,风气为之大变。

  “中护军云绝无私情,属下看未必,中垒营的郭将军……”话没说完,石苞冷冷打断了对方,“请郭将军过来。”

  不多时,郭建人一到石苞起身迎他。郭建不到弱冠之年,却天生虎背熊腰,当即拿来十石的强弩,立于三丈之外,弓弦一拉,十箭七中,看的人顿时爆出一声喝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