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0节(2 / 2)


  人选都是荀攸他们列的,他一口气全否定了,说出去说不准会传成什么样!

  曹冲笑眯眯地道:“您可以看看记录,每个人我都派人去请了,是他们自己不乐意来,和我满不满意可没关系。”

  荀攸深深地看了曹冲一眼。

  与曹冲当了这么久的师徒,哪怕一开始只说是“教教诗文”,荀攸多少也摸清了曹冲的性情。

  估计曹冲对太学的未来规划另有想法,所以并不准备地按照他们的标准来挑选太学博士。

  曹冲被荀攸的眼神看得毛毛的,不由悄悄把坐褥挪远了一些,试图离荀攸远点。

  荀攸道:“说说,你心里是怎么个打算法。”

  曹冲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荀攸这样的正经人。

  他叹了口气,把自己的构想大致给荀攸讲了讲。

  六经太学还是要讲,六经博士还是要招,但不可招那种老学究,要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思维新颖的,既要承前,也要继后!六经作为预科教完之后,便能根据个人所长分学各家之学,培养专业对口的实用人才。

  培养专业能力,是第一步!

  这次他们一行人先去留个脚印,打造几条经典又适用的游学路线,让学生出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往后还可以再发展发展孔孟求职路之类的新路线,甚至还可以邀名家大儒驻守在孔孟讲学之处授课,学生们挨个去听一轮,既能增长学问,又能感受感受往圣先贤的风姿、增长增长见识!

  不当井底之蛙,是第二步!

  这样一来,朝廷可用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等到适合的时候朝廷就可以把科举考试推出来,让各方人才统一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不管世家寒门全都一视同仁!

  推行科举考试,是第三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朝廷能用的人才越来越多,最终能达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的效果。

  到那时候人人都有盼头,人人都有冲劲,人人都有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大魏何愁不兴!

  曹冲娓娓说完自己的宏伟规划,又与荀攸讲起典故:“《论语》里面记述过孔子和他学生的一段话,讲的是他学生治理的地方人口已经足够多了,请教孔子接下来该怎么做。孔子说‘富之’,他学生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

  荀攸颔首,对这段话印象也颇深。

  曹冲说道:“由此可见,没钱可搞不了教育,一切还得从长计议。我顶多也就是先做计划,剩下的还得等老师你们想办法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富裕起来,再考虑如何推行下去!”

  荀攸见曹冲把事情想得这般透彻,点头应和:“你说得在理。”

  曹冲继续跟荀攸掰扯:“就目前而言,朝廷的人才还是够用的,甚至还有许多有功之人都没来得及封赏过去。所以太学早几个月开还是晚几个月开倒是其次,先把各郡县庠序收拾起来才是最要紧的,孩子能去读书、前程有望,百姓心中必然能安定下来。我们这一路走过去正好能看看有没有人阳奉阴违,拿了朝廷钱粮却不办事!”

  经曹冲这么一讲,荀攸突然发现曹冲这一趟出去竟有许多重任务在身。

  怎么感觉拦着不让他出去玩儿,倒像是在妨碍朝廷大事了?

  第143章 【心不够脏】

  接下来几天,曹冲不时动员动员底下的人,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去了解自己选定的出行路线,争取做到对自己要去的地方心中有数。

  到下衙之后,他就到处瞎跑,对每一个认识的人神神秘秘地讲一遍:“你知道吗?我要出去三个月了!”

  很快地,曹丕、曹植、郭嘉以及荀意兄妹几人都陆续知道曹冲要出去玩的事。

  曹丕对此不甚放心,前去找曹操说起此事,认为不应当让曹冲往外跑。这家伙在他们眼皮底下都能把自己弄丢,谁知道让他跑出去了会怎么样?

  曹操这几天与荀、荀攸他们商量过了,心中早有打算:“只在北地走走,出不了大问题。若是连我曹孟德的儿子都不能在外走动,又怎么能叫天下太平?”

  曹丕听曹操这语气,就知晓曹操已经决定好了。他不再多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曹操又问曹丕:“你觉得襄樊那边让子建去如何?”

  曹丕一顿,很快应道:“子建才名在外,由他去请人正适合,应该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操“嗯”地点点头,让曹丕下去。

  曹丕依言退下。

  曹操坐在御座之上目送二儿子离开,又把几个儿子在心里排了个号次。

  子桓稳重有城府,子文骁勇英武,子建才气纵横,仓舒聪慧机敏,单看起来个个都不差,他也个个都分外喜欢,只是要在他们之中定下太子人选,又感觉个个都缺了点什么。

  左右还不急在一时,且先看一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如何。

  另一边,曹丕出宫回到府中,听见曹冲正兴冲冲地叫人打包行李,不由走了过去。

  曹冲可不知道曹丕刚进宫给他的外出计划使过绊子,眼尖地瞧见曹丕过来了,顿时开开心心地说道:“二哥,我很快要出门了,你放心,路上我会给你写信的,保准让你身临其境。”

  曹丕说道:“你可知道父亲要让子建去襄樊那边?”

  曹冲自然不知晓。

  他见曹丕瞅着自己,在等自己的回答,脸上的笑容收了收,老实说道:“我不知道。”没等曹丕说话,曹冲又洋洋洒洒地给曹丕还原起自己说服亲爹的过程来,“你是不晓得,一开始我准备自己走完全程的!可当时父亲脸色一下子变臭了,大有马上要打断我腿的势头,我当然是立刻把路线图分成四份!唉,可惜了,要是能绕上一圈,那大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走完了。”

  曹丕听了,不赞同地说道:“你绕上这么一圈,没个几年能回来吗?”

  曹冲一脸遗憾:“当时我那不是没想这么多,不小心把计划做大了,别提了,我现在心里后悔着呢。剩下三条路线,我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去走一走!”

  “就你这小身板儿,可别出去没几天就哭着回来。”曹丕没好气地说道,“何况一去几年,你还要不要成亲了?小心文若先生把女儿嫁给旁人!”

  曹冲无奈叹气:“这不是已经改掉计划了吗?我就去三个月,耽误不了什么事。”他说完又得意洋洋起来,与曹丕说起自己的未来规划,“正好我去探探路,要是路上没什么危险,等我成亲之后就带着媳妇儿一起出去玩儿!”

  曹丕听曹冲说着说着就原形毕露,很怀疑曹操他们到底是怎么被曹冲糊弄过去的。

  “等你成亲说不准就封王了,哪由得了你到处跑?”曹丕打破他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