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鲤娘子(种田文)第41节(2 / 2)


  安宁用面粉涂了涂手,以免粘手,笑了笑对何慧芳说,“我也从没去过呢,娘,今晚咱们早些吃晚饭,也出去看看灯会。“

  “成,唉,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像镇上的老婆子一样,自在的看灯吃元宵,不敢想啊。”何慧芳连连感叹。

  不远处一个人影往这边望了几眼,犹豫踌躇了好一会,才下定决心似的上前进了铺门,居然是春秀。

  “沈掌柜,我是春秀,想问问你们店里,还有活儿要派吗?”

  春秀话音才落下,何慧芳就听见了她的声音,她用湿湿棉帕擦了擦手,走到外面铺子里,扯长嗓门问道,”春秀啊,你不是病着吗?好了?“

  “托您挂记,好了。”春秀笑着回答。

  “不会耽误工期?”何慧芳双手抱臂,往前走了几步,抬着下巴道。

  春秀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声量小了下去,“不会的,我能准时交货。“

  “但我不信你了。”何慧芳脸色冷下来,看着春秀语气低缓的说,“纸是包不住火的,自己做了啥,心里明白。”

  “本来想好好骂你一顿,现在我觉得,不值当!”

  “你走吧,好好的节日,别叫大家难看没脸。”

  春秀腆着张白如纸的脸,怔怔的说不出话,既觉得丢人,心里又感到后悔,嗯了声后转身逃似的走了。

  她呢原先一直帮胡掌柜家做衣裳,好几年的交情了,每年节前胡掌柜家的娘子苏氏都会给老相识的工人包红包,一包就是一两百文钱,让她们多买年货好过个富足年,还有就是年前活儿多,希望她们多尽力帮忙赶工。

  可春秀一听安宁这边涨了工钱,就在收了苏氏的过年红包后,借口提前回乡拒绝了苏氏的单子,转脸接了安宁派的活。没过几日,苏氏自然知道了,春秀还想回胡家做事,这才自作聪明故意耽误安宁的事情,以为能讨好苏氏。

  谁知道反被苏氏讽刺了一顿,春秀又回头再找安宁,一顿忙和下来,两边都得罪了。

  ……

  吃完了元宵,天刚麻麻黑,已经有不少人往镇子中心的大叶街去看灯,每年的花灯集会,都在大叶街上办,那儿街道宽敞,又临着桃花江,就算走水了也不怕。

  “时间到了,咱们出发吧。”沈泽秋点亮灯笼拿在手说道。

  何慧芳心里有些小激动,堪比第一回 到林府去时的心情,不知道花灯会到底是个甚模样,站起来直说好。

  十五的夜晚,月亮圆如玉盘,皎洁的月光把路照的亮堂堂,夜空中繁星点点,就连风也比前两日暖了些。

  一改往日入夜后的清冷,今日街面上人群熙攘,年轻男女,一家老幼都出门赴灯会。

  “安宁,泽秋,你们看,那酒楼上挂着一串灯,上头画了好多花纹,还写了字儿,真好看!”

  越靠近大叶街就越热闹,路边的店铺基本都挂着彩灯,但这还只是应景的装饰,真正好看又精巧的灯,还要往前走呢。

  与此同时,刚到桃花镇就任的主簿李游李大人也正缓缓往大叶街走去,如今盛世太平,各郡县人口激增,李游虽是县里的官,却被派到桃花镇就任,等同于桃花镇的一把手。

  他今年二十五,尚未娶妻,这不刚上任,就有人牵线搭桥为他说亲了,说的是一位商户人家的千金。

  元宵夜媒人特意撮合他们出来见面,李游忙完了公务,如期赴约。

  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刚好和沈泽秋仨人迎面撞上。

  “欸——”沈泽秋感到李游有些面熟。

  李游皱了皱眉,也觉得沈泽秋似曾相识。

  过了一会儿,沈泽秋先想起来了,眼前的人不就是当初在文童生的私塾里,边读书边教课的穷书生吗?

  当初破履烂衫,如今长袍崭新,发冠高悬,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沈泽秋!”

  “李游!”

  二人齐喊出声。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61章

  李游祖籍并不在清源, 只短暂的在文童生的私塾中逗留了半年,赚取些许盘缠后就离开了。当初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在这边并未结交什么人,沈泽秋偶尔跟着秋娟去私塾玩, 和李游见过几次面, 彼此算是相熟, 如今故人相逢,当然极是感慨。

  “这是令慈和令荆吗?”李游问道。

  沈泽秋微点头,介绍道, “对, 这是家母和内子。”

  “晚辈李游见过沈伯母。”李游不爱摆官架子, 非常谦和的尊称何慧芳一声伯母,然后转脸对安宁颔首道, “沈夫人幸会幸会。”

  安宁揽着何慧芳的胳膊,回了个颔首礼。

  何慧芳平日里很讨厌这文绉绉的一套把式, 可李游说起话做起礼, 瞧着顺眼, 没半点倨傲排场, 何慧芳脸上堆了笑, 寒暄般问道, “李小哥今晚上一人出来看灯吗?要不和我们一块往前去吧?“

  “哦,今晚在下约了人, 多谢伯母美意了。”李游微微一笑,眼眉低敛。

  看着身边不断走过结伴而行的年轻男女,何慧芳和安宁心领神会,一下就明白过来, 李游说不定是和佳人有约,如此,就不打搅了。

  “下次有缘再会。”沈泽秋拱了供手。

  告别了李游,往前再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就到了大叶街上,街面上两边摆满了小摊,有售卖各色小吃食的,也有摆摊卖糖人、泥人小玩具的,但大部分都挂着各色花灯和河灯在卖。

  路边的酒楼、茶肆也是灯烛璀璨,亮如白昼,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时不时传来各种惊叹声。

  小孩子们举着糖画,手里提着灯,一路嬉戏打闹,年轻的父亲让年幼的孩子骑在脖子上,一路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