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鸡飞狗跳大杂院第7节(1 / 2)





  第8章 迁户口

  向阳大队棣属于红旗公社的管辖之下,位于京市的郊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产大队。

  不过,整个红旗公社所在的区域盛产京白梨。因着这个,向阳大队村民的日子其实过得并不赖。在很多生产大队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的时候,向阳大队的村民,一个月也能吃上几回鸡蛋,一两块肥肉。

  按理来说,在这样的生产大队生活,日子不会难过才对。

  但偏偏老白家就有本事把自家过成整个生产大队最为困难的家庭。

  白棠坐在前往红旗公社的公交车上,想到娘家的情况就叹了口气。

  昨天拿到户口迁移资料后,她就决定今天把户口的事情办好。而且是在不惊动娘家人的前提下。

  公交车摇摇晃晃,不少人挎着篮子,背着背篓,说说笑笑。白棠注意到这些人带着的背篓篮子都是空的。

  她拉了拉放在地上的背篓,里面装了两个水果罐头跟一盒糕点。糕点是昨天特意买来送给刘科长的。不过对方坚决不收。而且晚上还让家里女人过来,给她送了些慰问品。这让白棠很不好意思。

  自从何天成的死讯传来后,厂里不少领导的家属都已经给她送过慰问品了。没想到昨天刘科长家的爱人又给送了一回。白棠打定主意,回程的时候,在乡下弄些城里没有的菜蔬干货给人回点礼。

  公交车到站后,呼啦啦一群人涌了下去,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白棠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确定了这些人的去向后,这才转头朝向阳大队走去。

  还没进村,白棠就遇上好几个背着背篓出门的村民。这些人在看到白棠后,眼神带着好奇。不过,因为白棠这次出门特意在脸上蒙了纱巾。在村民眼中,就是一个穿得比较好的城里人。

  “翔老八家的事情听说了吗?啧啧,真是丢了我们老白家的脸。”

  向阳大队一大半都是白姓,而翔老八正是白棠的父亲白翔。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大娘说完,另一个年轻点的大妈接着说道:“可不是嘛!居然让城里给遣送回来。真是丢死人了。大队长说了,咱们大队今年的先进大队称号怕是要没了。”

  得个先进大队的称号,不止光荣,而且公社还会给颁发点白面肥肉当奖励。东西不多,但各家分分还是有一点的。

  眼瞧着今年还有两月就要过完了,偏偏翔老八家那败家娘们坏了事儿。

  “我就说一天天跑城里闺女家打秋风不是个事。你瞧瞧,现在终于出事了吧……”

  声音渐行渐远,不过已经给白棠带来了不少信息。果然,她老娘徐金花同志已经被遣送回来了。

  幸好,迁户口是直接跟大队部打交道的。

  ——

  “大爷,这户口接收证明是真的。”

  向阳大队的大队部里,白棠看着大爷拿起户口接收证明左看右看,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赶紧解释了一下户口的由来。当然,她没有说何天成的事情。只是简单提了下自己弄到转户口的机会。

  大爷是大队的村支书,见识多。知道白棠并没有说实话,不过也没再多问就是了。

  “户口迁出去就迁出去了。但是你要记得,你永远都是咱向阳大队、咱老白家的人。如果在城里遇到什么困难,记得回来找我们撑腰。”

  白棠听到这句话后,眼眶突的一下就红了。

  她是高小毕业生,就这学历,其实也是托了大爷的福。大爷在整个大队辈分高,资历深。同时又是他们这一支的老族长。其他村民他没办法强制要求。但是他们老白家所有的孩子,都不是文盲,最差也读过两年书。

  “至于你家那些事情,你一个出嫁的姑娘,就不用管了。”

  大爷絮絮叨叨说着,拿起大红章就盖了下去。

  “没事你就早点回去。这证明还得上公社盖章才行。”

  白棠默默接过了资料,心中打定主意,以后有能力,一定要报答大爷。

  不过,她也从对方的语气中,感觉到娘家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偷偷留下了带过来的糕点跟罐头,白棠悄咪咪离开了向阳大队。从头到尾都没有惊动娘家人。

  ——

  距离大队部一公里左右的翔老八家,确实正在发生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娘家人甚至没有人跑到城里去要工作。无形中给白棠增加了不少助力。

  不过,这会儿的白棠还不知道。

  她收好迁户口的资料,直接去公社盖好章。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城里,而是调转头朝着之前公交车那些乘客前行的方位走去。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白棠终于看到了隐隐绰绰的人影。

  这是一个位于城中心跟郊区农村之间的“黑市”。

  来这里卖东西的几乎是周边的村民。而来买东西的人成分就比较复杂。有城里普通居民,也有专门干倒卖的“倒爷”。

  白棠之所以知道这个地儿,是因为她在没出嫁前,经常会偷摸着带些从山上捡到的野果子野菌子啥的过来售卖。东西不值钱,但也能换个一两分。攒攒能买个本子铅笔什么的。

  虽说是大白天,但这里的人各个都蒙着脸蛋,挎着篮子走来走去。

  白棠一走进,就有个大娘挎着篮子走了过来。然后直接掀开盖在上面的竹篾

  顶子,让她看到里面的东西。

  白棠本来是想直接去山货摊子的。现在一看到篮子里面的东西,就走不动了。

  “这是小鹌鹑是从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