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节(1 / 2)





  听了伏危的话,虞滢没想到昨日一日,伏危竟然做了这么多的事。

  惊讶之余,她忽然抓住了前一段话的重点:“你说让我站稳脚跟,我要站稳什么脚跟?”

  伏危朝着她一笑:“你比那几个毫无医德的馆长有能耐,他们尚且都能开医馆,你为何就不可?”

  伏危的话,进了虞滢的耳,再而落入了心底。

  她琢磨了一下,说:“医馆不医馆的,现在还不是时候,一则我还未通过医者考试,二者是我银钱都没存够,哪里敢想。”

  “不管何时开医馆,只要有把柄在手,往后想了,总是有益处的。”

  一个地方,一家医馆倒下,就会有新的医馆起来。

  与其把郑记和李记搞垮,不如留着他们。

  再者,知县不见得愿意一下子把这几家医馆连根拔起。

  说到这几家医馆,虞滢斟酌后,与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是怕这药价被现在市面上的胡乱压价扰乱了,所以才想借我来恐吓百姓,这个做法毋庸置疑是阴损的,但这价格混乱,最后我也会受损,所以我想了个法子来止损。”

  说到这,虞滢踌躇一二后,才言:“你现在有关系,看能否向知县提出一个建议,若是不行的话,便作罢,再另想它法解决这个问题。”

  伏危微微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虞滢便把自己上学学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大概说了一下。

  “不若让官府来管这市面上药材的价格。竞争可以,但不可恶意压价,同时医馆收购药材的价格也设定在一个区间内,不得过低。”

  虞滢想起自己一大筐的草药不过只得三文钱,而医馆有可能转手就卖个七八十文钱,甚至上百文钱。如此黑心,那些采药为生的百姓怎可能继续把草药送去医馆?

  伏危有一下没一下的点着杯壁,琢磨了一下后,问:“那官府有什么好处?”

  虞滢看向他,说:“我先前担心赵药商不会来玉县收购药材的时候,你与我说过可与官府分成,少赚一些,让其一同送去苍梧郡的事,你可还记得?”

  伏危闻言,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玉县的药材让官府外售,然后官府赚了药商所挣的差价?”

  虞滢轻点了点头。

  伏危沉默了。

  虞滢见他许久不语,抿了抿干燥的唇瓣,试探的问:“我胆子是不是有些太大了,竟然想着与官府做买卖?”

  想了想,又说:“我只是这么一说,你若觉得不可行,就当我没说过。”

  伏危却是认真地摇了头:“不,我觉得挺好的,药商赚的差价足以让知县动心。再说了,玉县衙门这般贫穷,有了赚钱的路子,怎可能会拒绝?”

  说到这,伏危把今晚要见知县的事说了:“今晚我要留下,是因我让好友向知县引荐了我,让我入县衙做幕僚,若成,我便把这建议提出。”

  听到伏危要进县衙做幕僚,虞滢愣了愣。

  仔细一算,原文里,伏危好似也是在这个时候入衙门做的幕僚。

  终究,剧情发展还是走回了正轨上。

  第66章 六十六章

  夜幕降临, 伏危所赴约之处是客栈附近的酒楼。

  伏震把二弟送去酒楼后,便回来守着妻子和弟妇的安危。

  虞滢与大嫂同待一屋,她走到窗后推开了窗牗, 往街上望去。

  原本热闹的玉县逐渐安静,街上行人只剩三三两两。

  小半年下来,即便不习惯这个时代,虞滢也在慢慢地融入其中,适应这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环境。

  温杏见弟妇心事重重地站在窗旁,便安慰道:“听大郎说二弟要见的人是个贵人。虽然也不知是什么样的贵人,可二弟肯定是能从容面对的, 弟妇你也莫要太过担心,”

  虞滢回过神来, 并未解释她不是在担心伏危, 只轻点了点头。

  入夜后的温度骤降,开的窗户缝隙虽小, 但还是有寒凉刺骨的冷风钻入了屋中, 虞滢只得把窗户阖上。

  坐下后,与大嫂闲聊。

  不知怎就闲聊到了玉县的知县。

  知县姓周。

  周知县原是士族大官家中庶子, 曾是在军中做校尉, 似因得罪了家族未来的掌家人, 便被下放到了苍梧郡最为贫瘠的县城为知县。

  虞滢听到这,好似对这知县的身世也有些许印象。

  只是那本百八十万字的小说,几乎都一眼扫过, 能记得个大概已然不错, 更别说只是寥寥数句的话语。

  妯娌二人正闲聊时, 大兄来询问暮食要吃什么。

  几人简单的应付一下,也就决定吃碗素面就好。

  虽然先前赚了一些银钱, 但总共存款都不到六两银子。银子也还有别的打算,虞滢哪里还敢奢侈?

  一碗素面后,分别回了屋。

  两间客房是对门,一喊就能听得见,虞滢就让大嫂回屋休息了。

  至于伏危,他说过,等饭后有人送他回来,不用太过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