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19节(1 / 2)





  叶尚伟没留下吃午饭,一方面他确实军队里有事,今天请了假出来的。另外一方面是知道他在这容易给马兰英压力,还要操心午饭要做什么。

  跟家人简单问候过以后,叶尚伟从姚昌盛家离开了。

  自此,郑玉花和一双儿女正式在南营岛住了下来,渐渐跟姚昌盛一家人熟悉了。

  入秋后公社宣布可以进山了,岛上不管男女老少,都背上家伙去山里砍柴捡草,这是一年中难得能进山的时候,要为冬天的生火烧柴取暖做准备。

  南营岛的冬天非常冷,最冷的那几天,海面都会飘来很多浮冰。

  这个时候煤是分配制,优先保证军队的生活用煤,再往下是渔民,不过往往每家分不到太多煤,要过冬,仅仅靠分到的那点烤火煤是不够的,要看这个秋天够不够努力。

  姚海芸也知道柴的重要性,没有柴冬天太难熬了,所以有时候下了班她不太忙的话也会帮着背点柴回家。

  郑玉花和两个孩子也加入进来,白天会跟着马兰英去砍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储存最多的柴,过一个暖冬。

  秋天是忙碌的季节,除了要储存柴,还要储备越冬的食物,这些食物当然以海上的海鲜为主。

  姚昌盛捕的对虾有品相不太好的,都一筐一筐拉回了家,鲅鱼也是,每天都会带回家一筐。

  郑玉花之前在老家哪见过这场面,虾和鱼跟不要钱似的,一筐一筐往家带,一顿两顿吃着还好,天天吃人就吃不消了。

  吃不掉的虾,马兰英会一个个串起来挂在房檐底下晒,鲅鱼也是一样,蒸熟了,用玉米杆串起来晾晒,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这时候南营岛的风闻起来都是鲜味。

  这还不够,这天傍晚姚海芸下班回到家,刚巧碰到姑父赵明义和表哥赵永平从她家里出来,赵明义脚步匆匆,急着回去,看到她喊了声海芸就走了。

  姚海芸进院子一看,好家伙,院子里摆着三筐大螃蟹,一筐里面都能装上百斤,都是刚捕捞上来的。

  姚海芸惊讶道:“今年这么多?”

  姑姑姚大燕嫁到了东水岛,跟南营岛不同,东水岛周边盛产螃蟹,加上螃蟹又不在水产收购里,每年捕捞来的螃蟹,姚大燕都会安排丈夫给娘家送一船。

  “这还多!这已经是我分好了的,左邻右舍我都送了半筐。”

  马兰英到了秋天可太忙了,她又把一筐螃蟹搬进厨房准备煮熟,问女儿:“明天你是不是不上班?正好帮我扒蟹肉。”

  姚海芸隐隐感觉到手指已经开始疼了,这是她潜意识的反应。

  螃蟹不能过夜,院子里这些螃蟹今天全部都要煮熟,厨房里除了年龄太小的点点不能吃,剩下三个小朋友早就在锅前等待多时,马兰英掀开锅盖,一股白烟徐徐飘升,映入眼帘的是已经烧红的螃蟹,每个都是个大肉肥,鲜味扑鼻。

  “来,小朋友先吃。”

  马兰英先给三个小孩夹了一盆螃蟹,另外又给一直烧火的郑玉花挑了一只肉多的母蟹,“尝尝,这个肉肥。”

  郑玉花咽了下口水,接过螃蟹吃了起来。

  马兰英也没忘了女儿,又挑了一只肥蟹递给她,“喏,你的,尽情吃,吃完了好帮我干活啊。”

  不用管后世那些复杂的吃蟹技巧,家里螃蟹多就是狂,蟹腿完全可以忽略,只吃蟹肉多的部分,蟹壳一扒开,用蟹腿使巧劲一抽一簇白嫩的蟹肉就出来了,一口下去,鲜嫩可口,超级满足。

  姚海芸刚准备吃第二个,姚志能和徐友月也下班回来了,迅速加入了这场吃蟹队伍,小朋友不能吃太多,姚海芸看他们吃得差不多了,及时喊了停。

  单单吃螃蟹肯定不够,马兰英忙不过来,就让她另外烧了米汤,煮了点饽饽当晚饭。

  吃完晚饭,全家都进入了扒螃蟹肉的战斗中。

  这也是姚家人在这个季节必做的事情,把蟹肉一条条扒出来放到竹篮里晾着。

  小孩子耐心不足,往往坐下几分钟就不想扒了,马兰英也不勉强,让他们先回去睡觉了,只剩下他们五个大人继续战斗。

  蟹壳很硬,扒一两只还好,数量一上来,不仅是手指火辣辣的疼,指甲也难以幸免,脆弱得仿佛随时要崩开。

  岛上九点半电灯就灭了,马兰英点上了蜡烛继续,因为明天不上班,姚海芸等人一直做到了凌晨才结束,马兰英强撑着收了尾。

  扒好的蟹肉第二天要搬出来晾晒,连续几天晒到硬梆梆,才算合格。

  这些提前在秋天准备好的蟹肉、虾干、鱼干等等将连同干贝,淡菜成为冬天饭桌上的常客,无论是炒菜还是炖汤下面条都是一绝,蟹肉和虾干闲时还能拿来当零嘴,在炉边烤着吃。

  天气越来越冷了,十月里,除了订购冬藏菜的事情,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被记录在姚海芸的备忘录里,那就是运输海带夏苗。

  十月中旬,岛上海带养殖队的渔民已经开始陆陆续续采集海带孢子,预计在十二月末进行分苗。

  然而这个时候的海带夏苗,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经成长为长约有一厘米的幼苗,这些在过滤海水中生长的夏苗在重量和大小上跟天然的海带秋苗比都更有优势。

  姚海芸深知这一事重要性,一直把这件事放在供销社的头等大事上,提前跟水产研究所沟通好,安排了负责运输的船只。

  这次夏苗是试点,安排在长桥大队的一个养殖海区内,船只不经过码头,会直接去凌可为他们事先选好的幼苗暂养区,暂时把海带幼苗挂养到能分苗的时候。

  姚海芸不是水产方面的专业人员,跟着去了也没用,只能在供销社等电话。

  船只下午到达南营岛,天将暗时凌可为才给她打来了电话,“姚主任,海带幼苗现在已经挂养上去了,状态一切良好,租借的船只也回去了。”

  “非常感谢你的帮忙。”

  这么久没电话,姚海芸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听到他说一切良好才松了一口气,“不客气,能帮到你们就好。”

  凌可为嗯了声。

  “那,有事再……”

  姚海芸联系两个字还没说话就被凌可为匆匆打断了,男声生怕她挂了电话,急忙说:“等等。”

  电话一时陷入了安静。

  电话费挺贵的,姚海芸等了半分钟没等到他说话,刚想催一下让他快点说,凌可为那边缓缓开口了,语气小心翼翼的,“那个,我能约你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