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37节(2 / 2)


  段月珍跟婆婆相处多年,熟悉她的脾性,她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董晔书和姚海芸感情颇好,适时接过两人的话茬,处在其中游刃有余。

  这一番接触下来,周丽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姚海芸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理性,着实让她刮目相看了,细想,董晔书在岛上无亲无故的,如果确实能在这里结成一段佳缘,两个人相互扶持,也不失为一番美事。

  饭局结束后,婆媳俩就准备上船回洪江市了,她本来还想再多待一天,接到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雪,不敢再耽搁,只好趁着有船快点回去。

  临上船前,周丽雁握着姚海芸的手,笑容亲切,“过完年有时间你来洪江市玩,到时候我带你玩一圈。”

  姚海芸笑着点头,“谢谢阿姨。”

  周丽雁转头又看向董晔书,“行了,送到这里就可以了,天气冷,你带海芸先回去吧,到家我再给你打电话。”

  董晔书轻声说了好,目送两人上船,才跟姚海芸回家。

  年关将近,往年这个时候供销社都是最热闹的,今年倡导过革命化的春节,不拜年不送礼,杜绝大吃大喝,春节三天假也没了,供销社门前萧条许多。

  武镇川不得不佩服姚海芸的远见,今年不仅少进了鞭炮和佛香,对联也换成了当下时兴的奋斗口号。

  1967年的春节刚好赶在周四,大家当天还是照常上班工作,到了晚上,做一桌饭庆祝。村口有样板戏,但晚上实在太冷,大家看了会儿就受不住冻回家睡觉了。

  到了年初四,借着周日休息的时间,大家才开始互相走动,姚海菲跟陈学标带着女儿过来拜年,三斤排骨藏在怀里,一家人坐在炕上嗑瓜子,姚海菲摸着肚子高兴地说自己又怀孕了。

  姚昌盛夫妻俩登时喜笑颜开,陈学标嘿嘿笑,“九月生。”

  马兰英当即道:“九月好,不冷不热,舒坦。”

  徐友月接话:“是啊,想当初我生点点那会儿,刚好是六月天,热得我完全躺不住,孩子也闹腾。”

  姚海菲眨眨眼,对大嫂说:“我们算好了日子怀的,就是不想夏天生。”

  老一辈人对这种夫妻间的事往往讳莫如深,马兰英皱了皱眉,不满女儿这么直接说出来,嗔道:“你这都当妈的人了,平时说话嘴巴注意点。”

  姚海菲笑着打诨过去,把话题转到了妹妹身上,“海芸呢?你今年应该能定下来了吧?”

  正在给点点扎小辫的姚海芸抬起头,柔声道:“定不了,恐怕要明年。”

  马兰英本来以为见了面以后今年就能把小女儿婚事定下来,一听她这么说顿时急了,“咋还要等到明年啊?”

  这个决定是姚海芸跟董晔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下来的,她叹了口气,解释道:“他现在还不够随军的资格,要等等看秋天能不能提拔。”

  董晔书年纪轻,军龄不够,随军分配宿舍至少要到副连级以上才有可能。

  姚昌盛想说家里还有房间就住这不就得了,目光触及到儿子儿媳,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徐友月纳闷:“都在一个岛,不算随军吧,应该可以直接住进去。”

  “不行,军队有军队的纪律。”

  姚海芸轻摇头,微抬起下巴,又说:“再说我们对他家也不了解,我肯定要考察考察啊。”

  马兰英摆摆手,话里故意开她玩笑,“行行行,你是领导,好好考察。”

  姚海菲开怀大笑,“你还别说,海芸现在真有领导派头了。”

  一屋的人笑成一团。

  开春后,皮蛋一心想着不用上学了,结果没玩几个月,岛上的小学和初中陆续复课了,号召学生回去上课,即使心里不愿意,他还是被姚志能拎去了学校。

  渔汛期姚海芸不好请假,跟董晔书商量好的去洪江市到中秋后才得以实现,不过时间仓促,满打满算只待了一天就返程了,而就在他们回来没一个月,国庆放假,董万宏跟周丽雁也来了南营岛,两家正式见了面,商定了婚期,定在4月的第一个周日,地点就在董晔书分配的平房。

  一身得体的绿色军装就算后世的婚纱了,婚礼上由新娘新郎带头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嘹亮激昂的歌声回荡在礼堂各个角落,一曲毕,就到了简单的仪式环节。

  眼下破四旧,长辈叩拜这一环节就省了,改成了三鞠躬,即对主席像一鞠躬,在场宾客一鞠躬,最后是小夫妻俩互相鞠躬,礼成。

  客厅的大桌上摆放着大家送来的贺礼,两家大人招呼宾客,气氛非常热闹,个个面上带笑,除了新郎新娘一家,郑玉花算是笑得最开心的一个,想到之前她给姚海芸介绍陆文修没成,但最后姚海芸还是嫁到了大院,不禁感慨缘分的奇妙。

  虽然婚后还是在南营岛,但军区大院的生活跟她过去还是有很大差异,这里更像是完全独立的圈子,这里的军属来自全国各地,大家方言和饮食习惯都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早上广播喊醒以后,董晔书会先去食堂打饭,姚海芸起床洗漱等他带饭回来,一起吃完早饭再去上班。

  军区大院离供销社偏远,为此姚海芸每天早上都要早走十分钟,好在她并不算无聊,邻居沈盼在银行上班,刚好跟她同路,另外大院里孩子多,都在岛上的学校上学,早上一到去学校的时间,孩子们呼朋喊伴一起走在路上,一群接一群,好不热闹。

  大院里不乏上班的军嫂,但多数都在这一带工作,离得近,来回也方便照顾家庭,像她这样在供销社上班的还是头一个。

  虽然距离远了,姚海芸的实际工作量也减轻了,岛上公社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委员会,供销社上个月还属于商业局,下个月就被分到了财贸工交小组,各部门增设频繁,上面的领导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供销社的工作不好开展,自然也不敢发展别的业务,老老实实履行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维持供销社的基本运转。

  1969年初,开春没多久,岛上民兵开始组织人员挖防空洞,民兵先划好了区域,挖了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防空洞,紧接着渔民紧挨着民兵挖的防空洞开始挖自己家的,姚昌盛把大家聚到一起,先商量怎么挖,挖在哪,原则是入口要小,足够隐蔽,挖进去几米后,开始横着挖,每家的防空洞不能离太远,家里人多的就挖大一点。

  开完会以后,家家户户开始投入到挖防空洞的工作中来,男女老少齐上阵,不管白天黑夜,闷头挖个不停,这些渔民都经历过战争年代,一听是要备战,活也不干了,全家都去挖防空洞,关键时候,这可是保命的地方。

  姚海芸知道未来,但不能透漏,家里的防空洞她也没有余力帮忙,供销社也有挖防空洞的任务,她作为主任要身先士卒。

  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耗时三个多月,岛上的防空洞基本都挖好了,经济水平有高有低,每家每户的防空洞也有差异,条件好的还弄了火炕和排水系统。

  人坐在防空洞里面,比吹风扇还要凉快,挖好后,大家时不时就会进去坐坐,也会逛逛邻居家的防空洞,互相夸奖几句。

  这一年的对虾汛期,姚家华等人第一次加入到生产队的捕捞队伍中,自打她加入生产队捕鱼后,受她影响,岛上陆陆续续有女孩选择上船捕鱼,女子捕鱼小队也从一开始的三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十六个人,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上船捕鱼并不容易,晕船这关就极难克服,姚海芸有次还去看她们学习驾驶船只,看到女孩们认真听老渔民讲解海图和风向水流,心里很是为她们自豪。

  考虑到他们现在还年轻,不急着要孩子,结婚头两年,夫妻俩刻意避孕,想好好享受新婚生活,到70年末才开始备孕,次年秋天生下一个女儿,起名董舒意。

  周丽雁想过来照顾她,姚海芸以来回不方便拒绝了,她鲜少跟婆婆相处,突然住进来生活上难免会有摩擦,还是更倾向于让董晔书和马兰英来照顾。

  周丽雁索性直接打了钱过来。

  姚海芸有56天的产假,不过供销社不能没主任,每隔几天梁丽洁会过来一趟把一些必须要她完成的工作带来,这天午后,哄着孩子睡下后,姚海芸开始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