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九章 团队与团队精神(2 / 2)


抢金铺?踩点,测试警方反应时间,测试路线拥堵段与通过时间,计算窗口期,构图。分散购入作案工具,丝袜枪械警用对讲机,偷车,AB路线,AB藏匿点,融金,销赃,撤退程序A坐车B坐船跑路……

侦查项目组,行动项目组,支援项目组。大项之下,分解小项。根据进度,可以把前面完成进度的人手解放出来,加入后续项目组,优化人员与进度构成。

救火?盖楼?卖房?赈灾?攻占城市?都要分解任务。

分解完任务,确立任务执行人与权限,分配任务,确立进度。

这套解构完毕,才能建立财务模型,分配预算,建立监督复核机制,启动团队。

会架构团队了,不用教计算机是什么,孩子们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至于团队精神?从来就没有这种精神!只有孩子们赋予团队的信仰与意志。

荣克会把“团队”这一组织形式解构开,让孩子们从毛,皮,骨,血肉,与团队灵魂的构成要素,里里外外把“团队”看个通透。

他会把一根又一根线交到孩子们手里,让他们试着把团队像木偶一样扯着动一动。

他会让孩子们亲手搭建团队,通过搭积木了解团队的架构。然后先由他设立指向性,再由孩子们自己创造指向性,自己去运作团队向指向的目标前进。

一窝蜂的摘一个果园,是孩子们。从寻找目标客户,谈判,根据空间与劳动量分配人手,收款,购入更好的摘取工具,再主动找新的目标客户,是孩子们长大了。

上完团队这一课,就不用讲解什么是“价值”了。

因为帝国少年骑兵军也好,红心学校系统也罢,其组织形式,同样是依照荣克康采恩原则组建的。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康采恩,每个年级,同样是一个康采恩。从最小的小组到整个学校,还是康采恩。与别的学校与组织不同,红心学校是彼此融合的。

一班十几个人,一年级十几个班活动都在一起,横向彼此会融合在一起,越来越熟悉。在随时随地组建的摘果子,涮马铲粪小组中,高年级会自动带队低年级,垂直融合。

一横一纵,交叉互补互融。一滴滴水既可以彼此独立,也可以汇聚成更大的一滴水。

1+1+1+1+1+1+……=1

所以,红心学校的显著特色,就是会跨班级,跨年级的彼此认识,彼此熟悉。

荣克给孩子们的礼物,就是让他们从小就自然而然的拥有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东西,关系网。

庞大的关系网。

关系,不是谁认识谁,不是线性,是一张脉络分明的大网,是一张清晰的拓扑与星状图。

在未进入社会前,孩提时代凝结成的纯真友谊,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一张这样庞大的关系网,会把他们送上人生巅峰。周游全世界,处处有地接。

他会让孩子们养成织网的本能,一个个随时随地会组建起来的活动小组,会让孩子们本能的掌握拉拢人,组建团队,分配任务,共同协作,公平分配的手法。

人事权,财权,组织与动员,宣传与鼓动,协作与制衡的艺术,全在里面了。

每个孩子都是士兵,每个孩子都是将军。每个孩子都是学生,每个孩子都是老师。换位与轮岗,会让孩子们熟悉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方方面面。

在学习与运用这些能力的时候,孩子们会价值自我发现。不用讲解“价值”是什么,一讲就成哲学了,他们自我发现到的价值,才是可以握住的黄金。

帝国少年骑兵军,则是红心学校系统的高级形式,。

架构这一组织,就不是简单的组建团队的原理了,是宗教原理,首先架构的是信仰。

孩子为什么要学钢琴?家长为何倾其所有为孩子买钢琴?孩子明明不爱弹琴,为何仍会坚持弹下去?为何要考钢琴等级?

弹钢琴与平民渴望成为读书人,成为骑士,武士没有不同,后者的愿景只会更强烈。

荣克架构的就是科举,就是武士骑士阶层,就是信仰。

科举考经史子集,来的就是之乎者也。考策论诗词,来的就是羽扇纶巾。考琴棋书画,满场的风流倜傥。考弓马骑射,赶考的就是提马擎刀的赳赳武夫。

科举与货币一样,是调节的工具,本身没价值,是给天下立规矩的,让天下人知道该朝何处去。

货币信仰来源于金钱崇拜,科举信仰来自于阶级权力崇拜。

帝国少年骑兵军要吸引青少年踊跃加入,要让青少年的家长趋之若鹜,为孩子买钢琴,督促孩子弹钢琴,就必须架构出阶级权力。

这就要把与之对应的社会地位摆在明处。

天空之上,还要有一个光明未来的期权太阳,照耀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