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五十章 变形摩托系列(2 / 2)


蒸汽朋克公司要的邪恶的苏维埃工业模式,要的是邪恶的纳粹德国工业模式。

在蒸汽朋克公司的产能不行,只有几百套,几千套车灯需求的时候,荣克忽悠大家一起来建联合制造中心,他再从制造中心与别家拼货采购。

蒸汽朋克公司在联合采购的同时,始终在偷偷的造零件,从一颗螺栓开始。

蒸汽朋克公司的大巴制造产能一路向二十万台冲击的过程,就是蒸汽朋克公司不断进口替代的过程,不停的把越来越多的零件,变成自造。

一个加工车灯的车间,几百套爬山虎的灯具吃不饱,那还有灰熊,还吃不饱,那还有魔方兔子,有美洲豹。

十几万套的车载灯具,开工率还是不行?那还有联合加工中心。

加上联合加工中心的产能,还是无法做到二十四小时开工?那就让灯具车间负责一部分车载空调的零配件生产,把车间与车间,工厂与工厂,视为一条条生产线与并线的柔性加工中心。

这是一条崎岖的路,但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内功,是从艰难困苦中孕育出的大工业循环的力量,这种力量随着产能的扩张,生产管理体系的完善,会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扩张。

工业每年扩张一倍,波音做不到,美国做不到,苏维埃可以做到,纳粹德国可以做到。

1933年至1939年,六年的时间,纳粹德国的工业产能就是在以每年一番的增量,狂飙突进。

第一年工业是1,第六年工业总量就是136。

这种邪恶的工业增长,美妖都是做不到的。

二战美国的航母海是因为美国1894年就登顶世界工业第一了,那是存量大,每年扔的废铁,就够日本的钢铁工业吃饱了。

日本的轻纺,仅仅为美国姑娘供应丝袜原料,生丝缫丝业就能攀至亚洲第一。

美国是存量大,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干扰,不像民国,乱糟糟的发展着,日本人打进来了。

美国只有一个,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学美国的多了,可美国还是只有一个。

美国的工业自由发展方式,不具备普遍意义。

反之,纳粹德国式,或者说列强式的工业扩张方式,更有普遍意义。

日本,苏联,德国,某国前三十年,英国,北朝,越南等等,工业增量都是爆发性的。

韩国与台湾的工业,与东北工业一样,是日本搞起来的。

不单单是建厂,那是从义务教育,技工培养等一整套工业体系的建立。

工业是从思维与行为改造开始的,警察都会用棍子教会你排队。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埃塞俄比亚等等,如今残留的那点工业,全是社会主义阵营带起来的。

美国带起来了哪个国家的工业?

美国带起来的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等的风潮,不是工业。

蒸汽朋克公司是工业集团,遵循的是工业法则,不是风潮。

对蒸汽朋克公司来讲,苏维埃,纳粹德国,列强时代的工业建设方法,才叫工业正确。

不这么搞,蒸汽朋克公司的工业增量,凭什么爆发式扩张?凭自由么?

一般人会认为苏维埃或纳粹德国的工业,僵硬臃肿,不灵活,大锅饭。

这是错觉。

苹果是一个设计与销售企业,它不是制造企业,苹果的一个设计发给富士康,富士康一天之内就能做出调整,反馈。

这种速度的反应,组装厂可以做到么?富士康不是一个血汗工厂,它就是一家苏维埃式的工业制造企业,设计与制造部门一应俱全,全包。

任何一个环节,就在富士康的代工体系下,它可以任意调整。

如果是体系外呢?那就是盛大代理的传奇,没有源代码,你发现BUG,发现外挂,你自己动不了。

想改?那就要与韩国游戏制作公司协调,要请人家的工程师过来,才能改。

波音就是这样,有的车间一年才能制造三架飞机,效率低下,任何一点改变,都要与世界各地的零配件制造商协调来,协调去。

这种土著眼里的发达工业公司,在蒸汽朋克公司的眼里,就是土著。

离开了美帝国主义的庇佑,一个制裁,断波音点的零件,它就塌了。

波音,苹果是商业公司,只做末端环节。

报表上的利润最好看,当然只做末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