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们控制的粮食越多,就越能控制它的呼吸(2 / 2)


……

2021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

马托格罗索州西与玻利维亚接壤,南部相邻的南马托格罗索州则与南边的南美内陆国家巴拉圭接壤。

巴西是南美纵深最深的国家,马州左右大西洋方向港口的货运,北部正在开荒的内陆亚马逊州,东面各州朝太平洋方向哥伦比亚,秘鲁港口的货运,都要从马托格罗索州过。

这是个农场州,二季玉米种植量巴西第一,当然,一季收获的作物,就是大豆。

每年的五月,国内欢度五一长假的时候,恰好就是南美大豆收割完毕的时候。

今年与往年一样,肥沃的雨林土壤与南美丰沛的雨水,让巴西大豆又获丰收,全国大豆产量创纪录的突破了一亿五千万吨。

于是,正像最近这些年经常发生的那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大豆期货,豆粕现货与豆油现货月合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五月交割的大豆期货合约,跌至每张43000美元,一张为5000美标蒲式耳,每蒲式耳跌破8.6美元。

美标谷物类是按容积算的,公吨则是重量单位,各种谷物换算不一样。国际换算是1公吨大豆:36.90蒲式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短吨,换成公吨计价为1公吨大豆:36.774蒲式耳。

按芝加哥的换算,五月交割单的一吨大豆为316.25美元。

五月现货对应的是四月船期,大豆外销的主要消费国,东亚到港四月船期贴水报价每蒲式耳为115美分,合计东亚大豆到港价格,约358.5美元每吨。

美洲看着远,可巴西大豆海运至国内中间线,例如上海浙江,海运每吨50美元。这个费用与东北大豆到浙江的运费,其实是差不多的。

距离不是问题,主要是壁垒,关税,海关松紧与补贴问题,是政策环境问题。美牛,转基因,是好是坏,谁说了算?

这只是期货所价格,这一价格含收购,运输,仓储等各种费用。

另外,由于各国农业定向补贴不同,补贴环节不同,或补农药农机种子化肥,或补贴加工榨油,或补种猪或补老母猪,或补运输环节,或补收购价。造成实际产地收购价格,背离现货价格。

例如国内东北大豆,收购价吨价4000多人民币,这就是高于现货价格。印度大豆政府收购价为3000卢比每100公斤,收购吨价同样高达460美元,这都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现货价格高的多。

可美洲是机耕农业,产地收购价是多少呢?巴西内陆地区一袋不到50雷亚尔,每蒲式耳7美元出头,吨价260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要进口美洲大豆,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自杀,农村骚乱不绝。

美洲大豆产期有一个显著的现象,与日本追枫时节,枫树由北至南次第染红一样。

下半年9月10月先是北美的美国本土大豆收割,换种冬小麦与玉米,然后到了次年三四月,加拿大与美国北部春小麦带开始播种的时候,南美巴西至阿根廷大豆开始收割,老五一长假期间南美正好收割完。

南美收割大豆完毕,换种二季玉米的时候,正好是北美的5月大豆种植季,美洲就这么由北至南,涨潮落潮,一浪一浪的循环。

南美的大豆一丰收,也就是四月末至五月初的时候,正好对应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隔月的1,3,5,7隔月期货交割单的5月期大豆,豆粕与豆油。

北美新粮刚下,南美大豆又来,就集中在五月单。

所以,五一劳动节就是美洲劳动人民最惨的时候,美洲大豆现货价格每年这一时段最低!

由此,造成了一个现象,“五月爆仓”!

不是期货爆仓,是由于美洲这一时段大豆价格处于谷地,造成美洲大豆收储商,种植园,种植户,普遍产生了“捂货”的心理,都想等等,等价格升点再卖。

这一家伙,搞的南美一到五月,仓库就是爆满。大豆收割完了得开种第二季玉米了,可大豆还没卖呢。波及到南美二季玉米都收获了,仓库还满着呢,玉米又没地方放了。

就跟东北农户一样,屋前挂一堆玉米棒子,南美也是这样。巴西的玉米一收割没地方放,就只能露天堆积,波及到玉米收购价格又被打低,每蒲式耳不到1.5美元。

怎么办?接着“捂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