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百零三章 “医疗疏散”联合演习(2 / 2)


这是SP完全自主研发的革命性技术,人类以前没有与之任何相似的装置,构想都没有。制造环节同样完全闭环,从工程车,信号系统,计算机到轨道,没有一颗螺丝来源于外部。

这套系统由一辆代号为“铺路魔”的履带式工程火车,将车厢后的预装轨道,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铺设完毕,与压路机一样,碾过去后路就平。

自动轨道是怎么铺设的呢?就是卫生纸卷原理。

谁说铁轨就一定得是刚硬笔直?液晶屏幕都能弯曲了!

铁轨是为火车服务的,不是让火车适应轨道的。支撑强度够,轨道是两横三横还是什么构型,无所谓。

再说了,谁说一定要用铁轨钢轨的?SP用的就是复合材料的塑料轨道,与液晶面板一样,可折叠还原。

与爬山虎用没有橡胶的金属轮胎一样,全世界都用金属的铁轨?SP就偏不用。

塑料轨道支撑强度完全没问题,南风船厂的几千吨船都能在公路上跑,五万吨的水泥钢筋桥面都能用液压平板车运,铺在陆地上的塑料轨道支撑强度更是毫无问题。

工程火车后面就是一卷卫生纸,一路走一路摊开的卫生纸就是轨道,就是陆地浮桥。

陆地浮桥是并联的,既可以用牵引车头拉标准车皮,像是传统火车那样走。也可以拉平板,以节省燃料的方式,让灰熊重载上平板,由牵引车拉着走。

野战模式,是灰熊直接从轨道上走,路轨的宽度标准,就是由灰熊重载的轮胎宽度决定的,正如铁轨宽度是马屁股决定的一样。

灰熊既可以充当小牵引车头,又可以单独在轨道上疾速行驶。

甚至与运行的牵引车一样,司机可以以“自动导航”的模式,自动驾驶。

骨干轨道到了预设的分流节点,在轨道上奔腾的灰熊,会自动并入预设节点轨道,自动变轨。

就如孩子玩的小火车一样。

SP重工的牵引车头与标准车厢,同样依照的是灰熊轮胎宽度标准,牵引车与标准车厢,不但可以在平地上走,而且可以爬坡。

坑坑洼洼的戈壁与松土沙漠,车不会翻么?

云霄飞车整个车翻过来了,难道就会掉下来么?

与云霄飞车轨道的原理一样,牵引车与标准车厢左右倾斜三十度,爬坡三十度,都没有问题。

“铺路魔”最高行驶速度42公里每小时,工程铺轨速度为15公里每小时,勉强跟的上装甲军推进速度。

元首当年要是有这个技术,苏联就悲剧了。

多十艘战列舰,十个装甲军,十个步兵师,十个战斗机联队,加在一起,都不如一辆工程车一小时能铺十公里轨道的小技术。

“铺路魔”的地形改进版,正在研究在泥沼,冻土带,丛林等地形中,如何做到车不停,同样能够像是压路机一样直接碾过去,前面树木纷纷倒下,后面轨道就铺成。

南美型号的研制代号就是“雨林恶魔”,不铺轨道的时候,还能用来快速砍树,联合收割机一样,把树当麦子收了,造工程车都能造成环保界公敌,真是太有面子了。

从哈萨克东南旧都阿拉木图,斜跨哈国全境,直抵俄国东南边境的3652公里的主轨道,纵贯戈壁荒原,二十八台“铺路魔”分段施工,相向对接,仅用一天就完成了。

之后不过是根据测量车测试,二次用标准吸盘加固松软地基,加装信号控制系统。

主轨道一天就可以通车了,后面仅是让司机不要那么累,由自动牵引车与标准车厢,由计算机接管人力调度罢了。

与空气物流输送网一样,骨干管道完成,后面只是加装副管道,为一条大江开辟更多的支流。

这样可以让一队在轨道上行驶的灰熊,全速不停的情况下,根据节点任务,车队中单独的灰熊,就可以在离目的地最近,地形最容易通过的地方,根据计算机指令与自我判断,单独脱离轨道,直接入库去了。

整个车队单车脱队,还是一刻不停,全速在轨道上运行。

牵引车与标准车厢同样如此,牵引车可单车牵引,可多车头分段牵引,实现全驱动力。

即便是一个牵引车头,全速不停的情况下,根据计算机指令,在预定节点松开最末尾的车厢,车厢利用惯性朝前的同时,就会被变轨带向支流。

然后,标准车厢或原地装卸,或由灰熊不开箱直接拖带,或由新的车头牵引到新的目的地。

全车全速,一刻不用停,不光陆地浮桥,SP的重轨铁路网,货运与集装箱车皮,同样由SP电气负责施行同样的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