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章 朱勇的野望(2 / 2)


而他们如果想要沿着运河布防,更需要大量的民夫,船只,马车为他们运输器械和物资等。

而杨嗣昌则带着孙应元和周遇吉等人,出城召集京城外那些京营将领们开会,商议布防事宜。

很快,朱勇的新军联手卢象升的天雄军,祖大酋的关宁骑兵,在巨鹿击败清军的消息,很快就在各路京营将领之间传开,顿时石破天惊。

“这……怎么可能!”

很多明军将领在乍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先一阵发呆,满脸的不敢置信。

毕竟,这些京营将领基本上都见识过清军的可怕,他们早就被清军打怕了,心理产生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质疑这一战的真实性。

但当他们知道,消息是崇祯亲自说的,锦衣卫亲自送回来的,便知道这应该不会是假的。

毕竟,如果朱勇和卢象升他们,真的要送虚假战报,也不可能傻到送如此让人不敢相信的假捷报。

如此大的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啊!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消息是真的,朱勇他们真的在巨鹿击败了清军主力。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很多明军将领低声喃喃道。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各路京营大军的士卒之间传开,引发了更大的轰动,甚至两日后都散播到京城里去了,让京城内的百姓也欢呼起来。

杨嗣昌和孙承宗两人,也用了两天多时间,用来调动人力物资和军队,同时商议该如何布防阻挡北上的清军。

清军这边,时间到了二十三日,距离他们从距离撤退,已经过去三天了,他们也完成了休整,多尔衮和岳托也准备北上撤出关外了。

本来,多尔衮是不甘心就这么狼狈离开的。

他们这次折损如此惨重,却什么都没捞到,百姓没抢走一人,钱粮更是颗粒无收,这让他们回去如何向皇太极和族人交代啊!

但如果留下,面对他们的局势将更为艰难,他们甚至会有被明军包围,彻底被歼灭的危险。

最终,还是岳托拖着病躯,亲自劝说多尔衮,才让多尔衮终于同意北上撤出关外。

岳托十分清楚,他们这一次南下入关劫掠,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现在,岳托心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领着剩下的五万余清军,北上撤出关外,为他们保存一些元气。

另外一边,朱勇,卢象升和祖大酋三部人马,此时也在巨鹿完成了休整。

巨鹿一战后,朱勇的新军人马减少到两万人,朱勇不得不将原本六个步兵营缩编为四个,让剩下的四个步卒营保持满编。

而卢象升麾下的六万余天雄军人马,也伤亡近两万人,祖大酋的关宁骑兵折损六万余人。

也就说,朱勇这边的三部大军,付出的三万余人的伤亡代价,留下了大约两万清军。

而不管是朱勇的新军,还是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及祖大酋麾下的两万关宁骑兵,基本上都是此时大明最为精锐的人马了。

所以,朱勇在心里,其实对于这一战的结果,是不太满意的,至少他觉得他们这边的伤亡比例偏大了。

倒是卢象升还算满意,相比起朱勇的不满意来说,祖大酋简直就是怨念横生了。

祖大酋从辽东带来的关宁骑兵,足有两万人,而入关后,他们接连鞑子骑兵主力打了两大场大仗。

高阳一战,他们打残了鞑子镶红旗所部,巨鹿一战,他们也付出惨重代价,重创了多尔衮亲率的鞑子镶白旗所部。

基本上,这次对鞑子作战,最大的攻城不是朱勇的新军,也不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反而是祖大酋的关宁骑兵。

但对于这样的功劳,祖大酋心里是苦涩的,这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期。

祖大酋甚至都已经不知道,等回到锦州之后,他该如何向祖大寿复命了。

不过好在,三日后,锦衣卫带来的一封嘉奖令,不仅封祖大酋为辽东副总兵,还封他为破虏将军,二品大员。

并且,同意从缴获的清军战利品中,赏赐关宁骑兵二十万两银子,用于关宁骑兵的重建。

崇祯对祖大酋如此的重的封赏,也是让祖大酋惊喜万分,算是吹散了他内心的阴郁,让祖大酋觉得,这次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要知道,自从祖大寿坐镇辽东,尾大不掉之后,朝廷除了每年给祖大寿送去辽饷,让他镇守锦州,防备鞑子外。

崇祯已经好多年,没有封赏过祖家的任何一人了,崇祯削弱祖家势力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继续让祖家做大呢。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突然收到崇祯如此厚重的封赏,祖大酋才感到高兴。

当然,祖大酋收到这样的封赏,也是他损失一万关宁骑兵换来的。

祖大酋当然不知道,这一次崇祯之所以对他做出如此厚重的封赏,完全是因为朱勇的意志。

要是再换做是以前的崇祯,恐怕他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不过,虽然祖大酋这次收到了崇祯厚重的封赏,但也没让他兴奋到失去理智,对于接下来的战斗。

祖大酋已经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再也不承担主力了,只负责帮帮场子,让朱勇和卢象升麾下人马顶大梁去吧。

毕竟,祖大酋带入关内的两万关宁骑兵,此时已经折损过半,早就超过祖大寿给他定下的最大折损数额。

要是再损失下去,祖大酋估计回去后,会被祖大寿杀掉的。

再者说,别看祖大酋此时是关宁骑兵的主将,但其实他并不能完全指挥动关宁骑兵的所有将领。

这些关宁骑兵的将领,大部分都是祖家的家将,但却都是祖大寿的亲信,祖大酋的威望并不高。

祖大寿在他们入关前,恐怕早就给这些家将一些指示。

这个时候,已经有几名祖大寿器重的家将,暗中找到祖大酋,向他表达了隐晦的意思,就是接下来他们绝不能再与清军打大仗了。

要是祖大酋继续带他们与清军大战,他们便会不再遵从他的命令。

对于关宁骑兵避战的情况,其实朱勇早就已经意识到了。

就从巨鹿一战后,关宁骑兵在击退多尔衮后,迟迟没有过来支援他和卢象升,朱勇就已经猜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