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283劫倭国济贫(2 / 2)

先轸称襄公母为“妇人”,是怒极而忘了尊卑口气,对着襄公的面“不顾而唾”,因怒失礼,也是不适当的。

襄公释放秦国三将的举动让先轸因怒失礼,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但是襄公没有讨伐先轸的罪过。

先轸思前想后,更加自责。

几天之后,狄人侵略晋国,先轸作为晋国主帅出兵抗击,在箕大败狄人,史称“箕之战”。

这一场战斗本来就已结束了,先轸却一个人冲向了敌营。

他眦目流血、杀得狄人狼狈而窜,最后又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动作,——卸下自己的铠甲,心甘情愿地被射成了刺猬。

先轸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我出于一时的激愤向襄公吐口水,犯下了大不敬之罪。尽管襄公并未处罚我,但这罪名的确是存在的。这次与翟国交战,不出意料之外,我军必胜无疑。到时候,襄公因战功而封赏我,又如何处置我的罪行呢?若不处置,又如何服众?如果不封赏,也显得赏罚不明,坏了规矩。我知道自己犯了错,我也不会假惺惺在您面前在哭哭啼啼、装姿作态,因为这样大家都不好办;与其让你为难,不如让我自己了断。”

先轸是一个用于承担错误的人,他之所以用结束自己来结束错误,不但是为自己着想,更是为领导着想;他用生命来维护纲常,原本应该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袁崧,同样想过以飞蛾扑火的方式来维护纲常!

这真的是袁崧的初衷吗?

显然是因为他对将要发生的粮荒无能为力......

“效法先轸?”范二想到先轸的事迹后,直接就忽略了袁崧的高兴,当即出言相劝道,“先轸的死,的确是重于泰山,真的很伟大!可他却是打了胜仗之后才冲向敌人的啊,如果您不能先将米贼歼灭,您死了之后谁来守护百姓?”

范二没有劝他别死,只是将他的责任无限夸大罢了。

袁崧笑了笑,轻声道,“放心吧,我会好好考虑你刚才的提议,定当为百姓找到一条出路,咱们还是先吃晚饭吧。”

两人安静地吃完这一顿晚饭之后,范二又不得不将自己近两年来,在天门、荆州、江州的所作所为给袁崧都说了一遍。

袁崧早给范二寄予厚望了,所以对于他能够战胜桓玄也并没有太大的诧异,只是半开玩笑地说道,“当初听说你带领大军入寻阳,我还以为你是响应孙恩呢。”

范二摇摇头,又拿出了自己的金符,“五斗米教对我可真是死缠烂打的,奈何我早就看透了他们,汉末的黄巾之乱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他们只能搞搞破坏,只是利用教民来报仇、来获得地位......”

“你有这样的想法,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如今饭也吃过了,你要不要先去见见皙儿?”

“天色太晚了,我就不叨扰府君了,我明日再来拜访。”范二站起身来。

“那就明天再见。”袁崧也站起身来,将他送出了门口,一直看着他在甘绦等人的护卫下出了府门,这才回转身。

此时袁皙儿已经走入了客厅,脸上看不出什么悲喜。

袁崧摆手让她坐下,“这小子在荆州和江州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却还是在此时轻车简从地来提亲,不容易啊......”

袁皙儿不置可否,只是皱眉问道,“父亲,您怎么要效法先轸?”

袁崧面无表情地回应道,“这还不是想早日看到你们好吗?”

袁皙儿点点头,“那好吧,如你所愿。”

这个时代缔结婚姻是讲究三书六礼的,六礼便是一婚姻从无到有经过的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为六礼之首,可以看成是初步意向阶段。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

女方若是初步同意,便把自家女孩的姓名及生辰八字给媒婆,然后男方请算命先生卜一卜吉兆,看看双方会不会犯冲,这就叫“问名”。

如果大家八字合的来,男方使遣媒婆致赠薄礼到女家,告知女家议婚可以继续进行,谓之“纳吉。”

袁皙儿和范二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进入到“纳征”的阶段。

“纳征”相当于订婚,一旦定了婚,袁皙儿就算是范二的人了,但他们在成亲前见面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与范二成亲,也是袁皙儿所希望的,经过这些年的信件往来,她至少可以相信范二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她知道他们成亲是迟早的事,可这事突然就提到议程上来,还是让她有些忐忑,这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婚前冷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