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七一章 海兰泡事件(四)再见张作霖(2 / 2)

但愿海兰泡那边能够现自己出的信号。及早提防。可看看对面晃动的过百人马,年轻的民兵不由担忧起来,这么大一伙人,光靠民兵营真不一定顶得住啊!

就在他下定决心,拼着一死也要尽可能为二道梁乡亲们撤离赢得宝贵时间,陡听得对面有人高喊:“前边儿的兄弟别误会!咱们不是来砸窑破寨的!”

不是来偷袭劫掠的?

一听对方开口说话,民兵稍微松了口气,但依旧不敢放松警惕,手指仍旧扣着扳机,打定主意就算下一秒被子弹打了头。也得急的扣下去,打响。

他运了运气,大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三更半夜跑二道梁来做啥?”

二道梁本身不在交通要道上,往里就是山林,过去的不是采木头便是采参挖药材找金矿的。在民房体系的严密巡查下,每个来往的人都有记录,却绝不会有这么大群人马出现。

黑暗之中,蓦地亮起一道火把,一名健壮的汉子浑身裹着厚厚的皮毛,两手展开高举火把。慢慢的走到近前。

跳动的火光下照亮一张略显沧桑的脸,赫然正是十几年前在山海关临阵逃走的张作霖!

现在的张作霖,早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十几载东奔西走辗转磨砺。磨掉了他原先的锐气和妄想,代之以成熟稳健、老辣干练的枭雄气质。一双微微耷拉的眼角眯缝着,锐利的光芒隐现,显示出非同一般的笃定。

距离十米开外,张作霖停住脚步,沉声道:“我们是两河安民团的。有紧急军情要告知贵民防营的长官!”

声音不大,却足够亮堂,让对面的民兵听得清清楚楚。

“两河安民团?!”

民兵愣了一下,这个名字太知道了,堪称如雷贯耳!

十几年前,革命军北上攻破山海关,抄了满清祖地,把郝图阿拉搞成了旅游景点,那是惊动天下的大新闻。随后一段时间里,东北大地陷入短暂的混乱。革命军移民团没有开到的地方,数不清的土匪武装、马帮绺子纷纷竖起旗杆,打什么旗号的都有,争先恐后的拉帮结伙,争夺地盘!

但凡有点野心的,都知道改朝换代就在眼前,只要是能抓住机会拥有一支人马一块地盘,就有条件跟最终的胜利者谈判,换一个富贵荣华不在话下。自古以来,可不都是那么个传统么?

这其中,“两河安民团”是比较成功的一伙。

为的张作霖,拉着一帮毅军出身的军官当骨干,几十个兄弟为班底,在辽沈之间赫赫有名的冯德麟居中撮合下,跟董大虎为的匪帮合并,竖起“保境安民”的大旗,招兵买马拓展地盘。

上有义气名声传扬两省的前辈提携,下有一大群铁杆的兄弟帮衬,年轻的张作霖很快声名鹊起。到了辽宁大势稳定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当地最大的非法武装之一,手底下起码两千多号弟兄。

正当张作霖满怀希望的去跟革命军联络,打算以此换取个不错的职位――起码得是个师长或者总兵差不多的地位,万万没想到,革命军对土匪武装的态度那样的坚决狠辣!不但不接受,更公然下令,凡是不肯解散接受政府整肃的,一体剿杀!

张作霖当然不服气,仗着本地人熟悉白山黑水的优势,占山为王与革命军争锋,他寻思着,对方一定拿自己没辙。

结果却让他大惊失色!

革命军剿匪的经验之丰富,战斗能力之强悍,简直比积年的土匪还强几倍!堪称当地资格最老的冯德麟都只能摇头叹气,叫苦不迭!

从那之后十多年下来,张作霖和他的“两河安民团”从辽河流域一路被迫北撤,随着革命军和移民团的开拓进取,铁路公路的修建扩张,不住的收缩规模手脚。到了最后,他跟数百名老弟兄干脆越过黑龙江,进入中俄边境地带,才勉强稳住阵脚。

他们的旗号不改,平时也很少劫掠国内的商队,更不敢砸窑破寨子的进犯,却经常对零散的马帮匪徒下黑手,赢得了黑龙江地带老少爷们的称赞。

张作霖降低火把,让自己的脸清晰暴露在民兵的眼前。年轻的民兵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真是他!”

心中已经信了七成。

不过这种事不是他能够做主的,再者旗花信号已经出去,跟他一块巡逻的兄弟也跑回去送信了,用不了多久,海兰泡那边应该会有回音。

因此,民兵只是把枪往后象征性的收了收,大声道:“原来是张大当家!您说的紧急军情咱做不了主,还请诸位好汉耐心等一等,咱们上头长官很快就到。”

张作霖沉稳的点点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拿自己十几年积累起来的信誉担保,这一次他真的没说谎。

事实上,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寻求投靠政府的机会了。

随后数十万北疆建设兵团大举进入,张作霖在北方自立为王的的念想彻底断了。他连对岸都不敢过去,只能在边境地区苦熬。

但如今,中俄铁路建成通车,眼瞅着两边儿要合作,他拿不准是不是真的要放弃军事对峙,紧密合作。一旦是那样的结果,他们这些夹缝中生存的非法武装肯定会遭到重点打击!

毛子那边水平稀松,拿他们这伙人没辙,但加上中国剿匪精英,那真是没活路!

老弟兄们这些年也都跑的累了,人人身后一大家子老小,可不能就这么完蛋。商议之后,决定放弃高官厚禄的幻想,哪怕当一个平民呢,好过被人斩草除根当了军功。

就在他们打定主意要投降的时候,忽然从毛子那里得知了意外的消息,张作霖顿时喜出望外,果断决定抓住时机,做最后的努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张作霖和一众绺子们表面上沉得住气,暗地里却急。他们打得时间差很小,每一分钟的拖延都会导致不可测的变数!

焦急之中,赵大勇带着一个排民兵狂奔而来!

一见面,张作霖开诚布公,坦然相告:“赵营长,我们得到消息,有一股俄军骑兵正在往这边开进,大约一个钟头就会到达!咱们两河安民团决定投诚政府,帮着贵军顶住这股毛子的进攻。行与不行,请你尽快与上面联络!”

赵大勇大吃一惊,这算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