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2章 多铎出兵(2 / 2)

至于什么名声的都不重要,官军如果打回来了,他们再投降也不迟,就说当年迫不得已。

现在好了,什么都没有了,名声有什么用处,汉城的皇上和满清的多铎,哪个会知道他们这些人宁死不屈,就是知道了又有什么用,他们都死了,家财都没有了,族人也被处死了,女眷沦为别人的奴隶了。

这些地主和权贵们心中一阵懊悔,一时的所为名节和刚强,竟然换来这样的结果,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李觉也不再看这些人,直接转身离开了。

翌日,李觉就开始在釜山城展开了清算,反对他的人全部都被他处死了,而且是使用非常残忍的火性,将这些人活活烧死。

同时李觉高调地任命金家家主金永权为釜山知府。

周赟也立刻宣读了大明皇帝的圣旨,册封李觉为高丽王,并且说明李凒的高丽王是满清的傀儡,大明将会恢复高丽人民的国家,拥护李觉的统治。

李觉随后在釜山即位高丽王,消息也很快就传遍了高丽,一时间高丽朝野震动,转眼不到一个月的功夫,高丽竟然就上演了三王交替的剧情。

尤其是李觉的归来,让整个汉城都震动了,李觉是被废高丽王李倧的弟弟,当年发动政变失败之后逃走了。

谁曾想到李觉竟然和明军一同打回来了,一时间高丽局面变的复杂起来。

满清一来就废除了高丽王李倧,册封李凒为高丽王,李凒还授予多铎为护国大将军,统领高丽兵马。

这个举动已经让很多高丽权贵们非常不满了,尤其是多铎的三千满清侍卫,在进入汉城之后,立刻霸占了大量权贵的豪宅和土地,还将很多权贵的女眷掠夺过去玩乐,完全就是一副强盗的摸样。

至于多铎,也整日在高丽耍威风,不仅对下面的高丽群臣呼来喝去,就是对新任高丽王李凒也是直接命令。

所以汉城内部暗流涌动,人心浮动,但是迫于多铎的淫威,还有李凒对多铎的敬畏,少有人敢直言。

一些敢于直言多铎和手下满清士兵罪行的官员都被李凒罢官了,甚至有的直接被多铎下令处死。

在多铎和李凒的高压统治之下,汉城和高丽的局面还是被他们掌控了,虽然有人不满,但是也没有反抗的力量。

此时局面就不同了,大明突然攻占了釜山,还册封了当年的庆王李觉为新高丽王,并且直言李凒的高丽王为满清的傀儡,李觉才是高丽王室的正统。

虽然高丽人都明白李觉也是大明的傀儡,但是和给满清当狗相比,他们更认同文明的明朝。

尤其是很多高丽权贵都记得当年明朝大军进入高丽,帮助高丽击退倭寇入侵的事情,对于很多高丽权贵来说,大明对高丽是有再造之恩的。

所以在这些人心中,他们宁愿给大明当傀儡,也不愿意给骄横的满清当狗。

而且现在的局面已经非常清楚了,满清已经不满足高丽给他当狗了,而是直接派来了多铎,册立了一个傀儡高丽王,然后直接统治高丽。

本来多铎认为高丽虽然会有人反对他,但是也不会有大的动乱,李凒在继位高丽王之后,就收缴了一些不安定的高丽将领的兵权,尤其是汉城高丽军的兵权,全部都收编到了多铎手中。

所以多铎自信可以稳定高丽局面,就是有人反对,也掀不起大波澜。

但是局面突然改变了,大明插手高丽的事务了,攻占了釜山,还拥立了李觉为高丽王,一下子让高丽局面朝着对满清不利的方向发展了。

多铎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不稳定因素,高丽人对大明的归属感非常强,如果让他们在大明和满清之间做出选择,高丽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明。

此时也是如此,很多高丽权贵估计都在期待大明尽快打到汉城,将满清赶走,他们就可以恢复地位和权利了。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满清这两年对大明连续的失败,虽然满清攻占了京城,但是在河南和山西、山东的作战接连失败,让满清力量遭受了重大损失。

此时的满清不仅对高丽的威慑减弱了,而且随着满清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高丽,也让高丽有了不安的心思。

现在大明又隔着大海直接来到了高丽,对满清在高丽的统治直接构成为了威胁。

多铎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马上收集军队,准备亲自带兵攻打釜山,将明朝人赶出高丽。

只要打败釜山的明朝军队,多铎就可以将高丽这种不稳定的风气扼杀。

于是多铎集合了汉城的三万高丽军队,带着他的三千手下,还有临时从高丽各地抽调两万高丽军队,留下五千守卫汉城,余下的全部带走攻打釜山。

多铎不能给汉城留下太多的兵马,一旦他离开汉城,那些不安分的高丽权贵们会不会发难。

而且了汉城的安定,多铎还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护送前高丽王李倧去京城,因为李倧才是汉城最不稳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