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3章 直皖战争4

第323章 直皖战争4

第323章直皖战争4

(感谢书友白胡子老鼠的月票, 山青盈 ,党指挥枪的打赏)

民国1o年5月28日, 正当直皖奉三大派系战成一团时,一道惊人的消息自外蒙传来,蒙古人民党在苏联的支撑下, 成立君主立宪政府, 宣布脱离中国。

外**立的电文 没花多久就传遍了整个民国。一时间舆论大哗, 指责苏联北信弃义的有之, 呼吁国内三大派系停战一致对外的有之, 对国内混乱的局势痛心疾者同样也有。

“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停止内战,收复蒙古!”

此时的北京, 上万学生跑上街头, 一时间北京的各大街道人山人海。已经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的孙文适时喊出这个口号,自然在这些知识分子里获得了不低的民意支持。

此时的叶重,曹锟联手之势已成, 战局开始朝直奉两系倾斜, 段祺瑞也心有忌惮, 有意暂时终止战争。 不过叶重和曹锟此时却不愿意罢手了。

不得已段祺瑞只能下令定**全力一搏, 与此同时, 大连,旅顺, 海参威一带平静了许久的日军 与寻找失踪日军为由要进入东北军阵进进行搜索, 这种理由 自然被何锐和王厚纯严辞拒绝,于是日军再度倾巢而出, 与何锐,王厚纯的东北1,2军再度交手, 以期用围魏救赵的方式 让叶重抽回南下的东北军, 缓解段祺瑞的压力。

“兴帅,现在日军卷土重来, 是否要将南下的三个师抽回来? 直要是深陷在关内, 到时候回师可就来不及了。” 既然战争再度爆, 毕桂芳与日本外交官的谈判自然暂时终止了。

“百里兄怎么看?” 叶重问道。

“卑职也倾向于把军队调回,毕竟东北才是兴帅的根基, 入关可以推迟几年,可根基一旦有失, 后果可是灾难性的, 兴帅现在没有必要冒险,完全可以稳打稳扎。” 蒋方震站在兵学求稳的角度这样说也无可厚非。

叶重依稀只记得历史上的直皖战争是 皖系大败, 不过现在跟真实的历史已经相差了太多,叶重也不敢肯定后面会怎么展,唯一敢肯定的是段祺瑞的定**在直奉夹击之下, 撑不了多久。 而此时东北军政两界的官员想法大多也跟蒋方震差不多。

“孙烈臣的军队现在距离北京还有多远?” 叶重没有直接回复,而是问起了南边的情况。

“距离北京城还有6o公里。 今天傍晚就可以兵临北京城下,傅良佐的5万余人已经被正面击溃,目前已经被孙烈臣俘虏了2.7万余人, 损失过半。” 蒋方震道。

“距离北京只有6o公里了,那就多等几天, 五天之后,若是关内的战局没有进一步的展, 我就把军队调回来。” 叶重沉思了片刻才道。

“也好, 就算日军全力进攻,前线5天还是能撑得住的。” 眼见得叶重作了实质性的回复, 蒋方震和毕桂芳等人均是长松了口气。

不过战局的走向却出忽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叶重顶住日本人的压力 让孙烈臣继续南下的同时,吴佩孚连战连捷,继而又亲率第3师精锐迂回侧击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捣毁了定**西路前敌指挥部, 生擒曲同丰等指挥部所有高级将领。

曲同丰被擒后, 受到曹锟的接见, 并被厚待, 当即电谆劝前线所有的定**。 随着曲同丰的倒戈相向, 再加上吴佩孚的猛攻, 中央刘询经过整补过后的第15师当即率部向吴佩孚缴械投降。 定**的西路总指挥段芝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听闻前线恶耗,也顾不得重任在肩, 第一时间以身受重伤未由带着亲信逃回了北京。 至此定**的西路6万余大军算是真正的一盘散沙, 上无斗志,下有降心。

定**北面傅良佐的军队被孙烈臣打得溃不成军, 西路攻打曹锟的主力也全线崩盘。 而东路徐树铮的指挥的军队一时间占尽上风, 可消灭对手还需要时日,战争打到时候, 胜负的基调 已经定下来了。 徐树铮眼见大势已去,也扔下了前线的军队逃回北京, 然后又逃往天津,一路乘船离开了北方。

到了29日, 孙烈臣与吴佩孚的军队成功会师于北京城外。

“毕先生, 之前我军与 东北军的交火完全是个误会, 对此我方表示深深的歉意, 希望现在东北军可以停止与我军的交火。” 日军也没想到段祺瑞的定**如此不堪大用, 从战争爆到现在,十数万的定**,到现在只打了6天 就彻底玩完了。

枉费日军与东北军对峙了这么久,关键时候更是直接出兵拖住 东北军的主力。 可是日军再有怨念 也没有用了,眼下直皖战争已经落幕。日军现在要做的便是尽快修复与东北看上去表面上的友好关系。 毕竟现在东北也是击溃段祺瑞定**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日后在中央也将拥有一席之地。 曹锟是个彻头彻尾的英美派,而叶重虽然与英美关系极为不错, 却是极有主见, 甚至在俄国远东的立场上, 甘愿冒着得罪英美等国的风险与日本人合作。

在段祺瑞倒台已经无法避免的情况下, 日本立即换上了一付亲善的嘴脸再次面对东北。 因为此时再与东北打下去, 对日本根本毫无好处。

看到落合谦太郎前倨而后躬, 毕桂芳也是感慨不已,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没有丝毫个人脸面可言,有的只是**裸的利益。 换了毕桂芳 要像落合谦太郎这样变脸之快, 恐怕也有些办不到。

“落合谦先生, 贵国的军队拖住了东北军的主力,置使我国的外蒙失陷于赤俄之手, 贵国是否与苏联达成了什么协议? ” 毕桂芳调整了一下心态不咸不淡地问道。

“不,不,不, 毕桂芳先生,这完全是赤俄自己的行动, 对于外**立一事,我国事先全然不知情, 而且我国在国际上也不会承认 这个新生的政权。 ” 落合谦太郎否认道。

“这样最好了, 东北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贵国的关系恶化。” 毕桂芳点头微笑道。

“毕先生, 现在赤俄军队占据了 外蒙, 不知道东北军什么时候会对赤俄采取行动?” 落合谦太郎问道。

“这个不好办啊。” 毕桂芳摇了摇头, “要等兴帅和曹锟重新分配我国中央的权力之后 才能定夺了。 毕竟收复外蒙是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的。”

“ 不, 东北要尽快对赤俄用兵, 现在英美等国正在催促我国从俄国远东撤军。 一旦我国的军队尽数撤出,到时候再想重新派兵的阻力将会大上很多倍。” 落合谦太郎道,“ 相信叶巡阅使也很清楚,凭东北一方势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吞并俄国远东的。”

日军在东北军手里吃了败仗,英美的语气也随之强硬了许多, 如果没有东北出兵苏联把英美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日本高层的处境将更加的艰难。

“现在皖系战败,兴帅想要扩充领地 也不一定要靠赤俄的领土了。 与直系刮分掉 现在皖系的势力范围就能分到大量的土地。 告诉你一件事吧, 现在兴帅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陕西,甘肃,还有山东。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个师的部队抵达陕北, 属于皖系的陈树蕃 和张广健很快将会被东北的军队驱逐。” 毕桂芳道,“东北的总参谋部已经重新分析过, 向国内展势力比起 俄国远东 要更容易, 而且风险也更小。既然有机会角逐中央, 东北为何还要做一个地方势力。 更何况贵国的大军还驻扎在旅顺,大连, 海参威一带 , 在利益地划分上得寸进尺, 既然谈不拢,与其到击败赤俄军队之后,再跟贵国撕破脸, 不如现在直接放弃的好。”

毕桂芳的话说得半真半假, 落合谦太郎一时间也分不清楚眼下东北的意图是否真的生了变化。 日军在东北战败, 势力大幅缩水是肯定的, 而且失去了从东北攫取资源的机会,又不能占领俄国远东,对日本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 日本参谋本部也讨论过,即使东北成功击败赤俄军队, 与日本刮分俄国远东, 那么东北肃清赤俄游击队, 在当地驻军, 还要防备日军, 无疑东北的主要军力都会被吸在俄国远东,无暇分身南下。 要知道以东北军眼下的实力, 中国根本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能挡得住,一旦东北整合了整个中国的势力, 对日本更是灾难性的后果。 一山不容二虎, 同样远东也难以容下两个对领土扩张欲都很强的大国。 而且以中日间积累下来的仇恨,到时候会被清算的可能性极大。

俄国远东的土地, 既是馅饼,同样也是陷阱。 用来吸住东北军队,消耗东北实力的泥潭。

“关于我国在海参威, 旅顺,大连的军队会在尽快撤离,不过希望叶巡阅使能信守承诺,出兵俄国远东,与我国一起共同面对来自赤俄的威胁。”落合谦太郎稳定了一下情绪道。“另外就利益分配一事, 也是再可以进行磋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