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百三十五、各奔前程(1 / 2)

二百三十五、各奔前程

离开宁王府邸,吴俣急迫想追上康良的轿子,然而眼看就到,康良的轿夫突然加快了脚步。待吴俣灰心放弃时,康良的轿子又慢了下来。待吴俣准备上前时,又加速奔跑起来。如此反复一二,吴俣渐渐明白,便在岔路口,调转方向,回府去了。

吴俣好不容易宁耐到次日黄昏,才找了个借口,专程驱轿来到康府,投帖通报,管家引路,这才见到了康良。

两人茶过三巡,吴俣才开口道:“宰相大人――这――”

虽然康良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是烧在了吴俣头上,但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吴俣明白康良是个十分随和的人。而昨日没有让他跟上,也一定有其中原因。却为何今日还显得如此客气?吴俣疑惑不解,但又不知该如何问,毕竟所有的事情并没有任何的纰漏。

“吴大人见谅,本官如此做派,也是怕被别人看到了,说三道四的,一旦传到了宁王的耳内,可就不好了!”康良笑道,温和缓缓地解释着。

“我等忠心天日可表,且你我清白做人,有什么可说的,宰相大人是不是太过小心了?”吴俣听康良如此说,心也彻底放下了,神情自然随和了许多,说话时顾忌也就少了。

康良摇头道:“虽说举头三尺有神灵,但人心隔肚皮,我们是否忠心,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但有谁能够证明?”

“这――”吴俣倒是觉得康良的话很无赖,却无从反驳。

“再者说,当年宋太祖对后周不是一样忠心耿耿?到头来,还不是取而代之?”康良继续道。

吴俣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康良竟然引用这个典故,只好摇头不语,只是还是不知康良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历来帝王,最忌讳的是什么?吴大人可知晓!”康良这次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

“权臣、外戚与朋党!”吴俣毫不犹豫道。

康良摇着喝了口茶,点头道:“不错!当年雍正一生都被党争困扰,难堪至极,手脚如缚。两宋更是从头到尾,党争不断。党争不但耗费国家资源,更容易削弱皇上的权力。因此历代帝王,无不深恶痛绝。”

“这――与你我有何干系――”吴俣茫然道。

恭顺帝虽然年过十二,却依旧没能亲政,凡事无论大小,皆由宁王处置,朋党之争,似乎与皇上牵扯不上。

康良摇头,叹道:“人同此心!皇上害怕下面的臣子相互勾结,沆瀣一气。难道你我就不害怕下面的奴才,拉帮结派,形成一定的势力与你我对抗?”

“宰相大人的意思是,宁王也――”吴俣恍然大悟,对康良的佩服之情,又添几分,谁在春风得意之时,还能有此番冷静?

康良低声道:“不错,你我都是宁王的臣子,也是宁王的棋子,因此只有可以掌握在手心的棋子,才是好棋子。宁王虽然喜欢会聚数十位官员,相互讨论,却不是为了你我沟通感情,加深了解的,只是希望你我都能够围绕他而转。”

“是!多谢大人开解!”吴俣起身道,“天色已晚,下官告辞!”

“不送!”康良欣慰地点了点头,吴俣已经在自己府邸呆得太久了,他相信宁王的眼线一定将之看在眼里,即便吴俣不提出要走,康良也准备下逐客令了。

…………………………………

京城!

街道之上,马蹄之声嘈杂,行人纷纷躲避。

“让开――让开――”哗啦一声鞭响,一对骏马飞驰而过,留下阵阵灰尘。

看到此幕的百姓皆是一怔,这已是今天第三批人马了,都是急吼吼往城外而去的。

“这不是程家的人马?看来京城的大族之家都出动了,也不知所谓何事?”

“嘿――你还不知道吗?听说皇上今年冬季要开始选秀了,这可是当今皇上第一遭,若是哪家能幸运选上,指不定就是一代皇后了!”

“真有此事?怪不得各大家族如此积极。”

“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不是当年杨玉环一朝得宠,泼皮无赖杨国忠能一朝为相,痴人说梦――”

“噤声!丁二,你不要命了,瞎说八道什么。此话还是被我听到了,若是被哪个有心人听了去,让上面知道,不扒了你的皮。”

“是…是…是…”

“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听说此事是宁王定的,皇上圣旨都还没下呢,这些人就急成这样――”

“你有所不知,当今皇上登基到至今,尚且没有亲政,一切号令都是出自宁王之口,只怕这次也由不得皇上…”

…………

一连串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待众人反应过来时,已到了眼前。各各顾不得讨论,忙往两边跑开,逃得慢的少不得挨上两鞭子。

众人心中虽然有怒,却不敢争辩,忍气吞声,各各收拾了生意,早早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