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七章 最后一关(2 / 2)


就在刘三儿那只穿着破草鞋的脚就要踹到夷光时,后者突然往旁边一闪,避开了刘三儿的脚。

刘三儿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急忙想要收住往前倾的身子,但已经来不及,一下子跌入湖中。

夷光神色漠然地看着在水里扑腾的刘三儿,一改刚才关切担心的样子,“先生还满意吗?”

范蠡满面诧异地望着夷光,“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在他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在范蠡疑惑的目光中,夷光拉过刚刚从湖里爬上来的刘三儿,“第一,虽然他穿的衣衫褴褛,身上也脏兮兮的,可露在衣裳与泥巴外的皮肤却白皙嫩滑,丝毫不像乡野小子。”

“第二,他说他爹掉入湖中,可湖水清澈,丝毫没有淤泥上翻的迹象,足以证明,他在撒谎。”

范蠡静静听着,“那第三呢?”

夷光盯着沉静如水的面容,“第三就是先生了,从见到这个孩子起,先生就一言不发,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了;事实上,这个疑点应该排在第一。”

范蠡一怔,旋即失笑道:“没想到是我露了痕迹,大意,真是大意。”

那厢,浑身湿淋淋的刘三儿讪讪地瞅了一眼夷光,对范蠡道:“范先生,现在怎么办?”

“没事了,你回去吧。”在打发刘三儿离去后,范蠡道:“你如此聪明,不妨再猜一猜,我为何要安排这些?”

夷光低眉思索,范蠡也不催促,静静等着,过了约摸一柱香的功夫,夷光抬起眉眼,徐徐道:“人面易知,人心难测。”

“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女子。”范蠡感慨的说着,沉默片刻,他道:“王宫之中波谲云诡,人心叵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夷光接过他的话,“否则就会像刚才一样,落入别人的圈套之中而不自知是吗?”

范蠡颔首道:“太王太后,伍榕,还有吴王身边的那几位美人都不是易与之辈,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夷光屈膝福一福,“多谢先生提醒,夷光一定会牢牢记在心中。”

望着夷光静美的容颜,范蠡眼底掠过一丝复杂至极的光芒,“你真的想好了吗?”

夷光一怔,旋即已是明白过来,淡然道:“先生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入宫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了就再也不能回头,我知道你想为施公报仇,但我相信,这绝不是施公想要看到的,也不是……”后面的话,范蠡没有说下去,转而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夷光淡然一笑,“先生应该知道,我从来不是一个三心二意之人,既然决定了,就必定不会更改。”

范蠡紧紧抿着唇,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他突然道:“若是为了我呢?”

这句话令夷光神情一变,但仅仅只是一会儿功夫,便又归于平静,漠然道:“先生说笑了。”

范蠡上前,一把握住夷光的柔荑,神情有掩饰不住的激动,“我没有说笑,我想照顾你,护你一世平安喜乐,不要卷进这乱世纷争之中。”不等夷光言语,他又道:“我知道你放不下施公的仇,我答应你,我一定将公孙离亲手绑到你面前,任由你发落!”

夷光安静地站着,看不出她是悲是喜,是哀是乐,犹如一尊绝美的雕像,风自湖面拂来,吹起她未曾绾起的长发,飞散在空气中。

不知过了多久,夷光静声道:“先生忘了,我说过,父亲的仇我一定要自己报,不假任何人之手,包括先生!”最后四个字,她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与犹豫,就像她漫过范蠡面孔的眼神,无一丝眷恋。

范蠡面孔一白,他是个通透的人儿,举一反三,一下子听出夷光这话表面是在说不想借他的手来报仇,实际是在拒绝他的情意。

他与她终是走不到一路……

“好,我明白了。”范蠡声音微微颤抖,胸口更是一阵一阵地抽痛,不过他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很快便调整好的心情,转而道:“既然你执意要入宫,又通过了刚才的考验,我也无话可说,不过入宫之前,还有最后一关要过;若你过不了,就算你决心再大,我也不会答应。”

夷光颔首,“先生请说。”

范蠡没有说话,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把匕首,锋利的刀刃在阳光下寒光烁烁,令人不敢久视。

范蠡将匕首放在夷光右手中,指着自己的肩膀,一个字一个字地道:“用力刺下去!”

夷光万万没想到他让自己做的最后一件事居然是这个,一时愣在那里,待得回过神来后,连连摇头,“好端端地我伤先生做什么,这种玩笑开不得。”说着,她就要将匕首还给范蠡,后者没有接过,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夷光,“我刚才与你说的十分清楚,这一关过不了,我是无论怎样都不会放你入宫的!”

“为什么?”夷光想不明白其中缘由。

“入宫之后,必然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甚至需要刀刃相向来博取吴王的信任;对于不相识之人,你自然可以狠得下心,可如果是你熟悉的人呢?”

夷光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她果断坚强,但那并不意味着冷血无情,相反,她是一个极为重情之人,对至交好友下手……她从来没有想过。

一时之间,夷光陷入两难之地,一方面想要逃避,一方面又知道范蠡说得没错,她……该如何决择。

范蠡足足等了一刻钟的功夫,始终不见夷光动手,他摇头道:“看来你是做不到了,那从现在起,你就断了入宫的念头!”说罢,他就要取过匕首,却被夷光避开,攥着刀柄的手一紧再紧,眼底掠过一重又一重的复杂思绪。

许久,她终于下定了决心,抬起手,狠狠将匕首刺向范蠡的左肩,下一刻,殷红的鲜血顺着伤口留下来。

范蠡侧头看着插在肩头的匕首,眼中既有欣赏又有怜惜,哑声道:“恭喜你,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