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第60节(1 / 2)





  顾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裴殊就爱这么傻里傻气地和孩子说话,肚子里孩子又不会回答,只能她这个当娘的代劳,“想了。”

  裴殊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阿筠想我了呀。”

  顾筠心一跳,“你……胡说些什么呢。”

  裴殊捂着心口,“哎呦,我出去半个月,阿筠都不带想的,哎我这心那……”

  “想了想了,”顾筠到底不跟裴殊似的,有些话她只有晚上才说的出来,她声音极小,“想了的。”

  裴殊起身亲了一下顾筠的唇,他眼睛里全是顾筠,盛着满满的思念和爱意,鼻子还算,心里又高兴又难受,有种想哭的冲动,“我也好想你,我都快想死你了。”

  裴殊可算明白以前电视剧看到的那些台词是什么意思了,放下剑没办法护你,拿起剑没办法抱你。

  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皇上有令,为臣子的只能走,不当官就给不了顾筠好日子,当官就不能一直陪着顾筠,简直是进退两难。

  顾筠拍拍裴殊的后背,她也不好再矜持,“我也想你的,你不在家,我就和孩子说话,跟他说爹爹什么时候回来,不过我是知道的,你有要事在身,不然也不会出门。”

  顾筠感觉肩膀有些湿,就抱着裴殊说话,“我总想到西北将士,他们十万人也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也会想家,他们更苦一些,这样想着,我就觉得没那么难熬了,你做的事是让他们的妻儿不那么担心……”

  这么想,裴殊就很伟大。

  虽然有些诗词很酸,却也不无道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然,这也是因为裴殊体谅她,不然顾筠可不会管那么多。

  有时想想也会觉得难得,裴殊和御朝的男子不太一样,在顾筠印象中,御朝男子都是那种,像平阳侯一样的。

  裴殊不一样。

  第六十二章 六斤晋江文学城独发……

  小别胜新婚,夫妻俩说了好一会儿话,等到了用饭的时辰,又一块吃了晚饭,裴殊在路上吃的并不好,这一顿可吃了不少。

  顾筠现在肚子大了,吃的次数多,就只用了半碗饭。

  随着月份大了,身子上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腿肿脚肿,一直想方便,夜里睡一半就会醒,肚子大走路还得万分小心。

  现在天冷了,有时腿还会抽筋。

  不过裴殊累,这些顾筠不打算说。

  裴殊一走半个月,回来妻子变了不少,等以后孩子生下来,岂不是回来一次,孩子就窜老高了。

  日子过得太快了,他来这儿都快三年了。

  裴殊来不及感叹,摸摸自己肚子,让春玉进来收拾碗筷,天黑的早了,夜里也凉,裴殊先把被子铺上。

  他身上热,暖了会儿被窝,才让顾筠进来,“这里和盛京不太一样,冷的也不一样,盛京是干冷,这里是湿冷。”

  漳渝县没有火炕,冬日绝对到不了零下二十度,但裴殊想,零下几度是有的,他受得了,顾筠不行,而且孩子生下来以后,受不了冷。

  裴殊记着这边都是孩子生下来交给奶娘喂养,他想和顾筠商量一下,能不能他们自己带。

  如果是顾筠喂的话,他夜里也会起来帮忙,不会让顾筠一个人累着。

  如果顾筠不愿意喂的话,那就请奶娘,还是以顾筠的意思为主。

  裴殊一边给顾筠捏腿,一边把这事儿说了,“咱们养的话,孩子跟咱们亲一点,不过我就是突然想到的,要是请奶娘,我让春玉寻摸着。”

  其实顾筠不太愿意请奶娘,她是有奶嬷嬷的,只不过年纪大了,但是李氏说过,她幼时不知事,很亲近奶嬷嬷,把奶嬷嬷当亲娘,大概应了那句话,有奶就是娘。

  后来奶嬷嬷不在了,顾筠也忘了那些事。

  奶嬷嬷不是别人,就算是高门也得当半个主子敬着,在小主子跟前也能说上话的,顾筠身边丫鬟少,她本就不太喜欢人伺候,自己的东西,总得自己安排打点。

  孩子也是自己的,她哪儿舍得亲近旁人,再说有春玉她们三个照顾,犯不着请奶娘。

  若是她奶水不够不好,再想请奶娘的事。

  顾筠道:“自己喂挺好的,顶多夜里勤起一点,不过夫君还是请一个以备不时之需,挑家世清白的,看着干净利索的。”

  裴殊笑笑道:“行,有我在,你放心好了。”

  顾筠躺下酝酿着睡着,裴殊终于回来了,她想和他多说会儿话,可耐不过怀孕犯困,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床头点着烛灯,裴殊握着顾筠的手,他想,顾筠肯定不知道他这样盯着她看,等有了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热闹?有趣?

  每天都有数不完的乐子,会有人乖乖巧巧地喊他爹,裴殊没带过孩子,还不知道带孩子是什么样子呢。

  进了十月,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周长生准备带着韩氏回京,这边事情少,盖棚子啥的有裴殊他们在就好,韩氏没怀孕,周长生想回京过年,年后再回来。

  韩氏走,王氏泪眼蒙蒙的,她也想家了,不过很快,盛京那边王氏娘家和永康伯府送来两个嬷嬷,照顾王氏生产。

  王氏有些不好意思,前头李昱霖说来南方不许带太多丫鬟,这回家里送了人来,她怀着孕,有些事不懂,不能把人送回去吧。

  李昱霖也没这个打算,多个人照顾他也放心,遂道:“家里的心意,你别有太大压力。”

  王氏有些好奇,顾筠那边就没人来吗,等到十一月,顾筠那边也没人过来,王氏就不歇下好奇的心思了。

  裴家和英国公走动不近,兴许英国公府都不知道她怀孕的事儿呢,而她娘家,一个庶女哪儿有那么大的体面。

  王氏叹了口气,让经验丰富的嬷嬷去顾筠那儿一趟,嘱咐她一些生产的事宜。

  这个情,顾筠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