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36节(2 / 2)


  沈氏觉得也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刘熙远功课好,万一还有其他的过人之处呢,等踏春的时候看看再说吧。

  燕明玉趁着沈氏不注意,冲妹妹投了个感激的目光,相比于她说,肯定是妹妹说的话更有分量。

  燕明荞低头笑了笑,她其实也是实话实说,二姐姐的夫婿要好好看的,不能随意,所以有不好的地方自然要说出来。

  沈氏给燕明荞夹了一块糖醋鱼的鱼肚子,心里不免又愁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燕明荞也给沈氏夹了菜,“母亲,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呢,更何况是给姐姐找夫君,您得好好瞧瞧,跟别人比一比,比过之后再做决断也不迟啊。”

  “而且,二姐姐也不急的,多挑挑。”

  沈氏:“行了行了,你个小姑娘懂什么,当挑白菜呢。”

  是得挑,但也不能挑太多,不然外面会说这家姑娘不好,亲事总定不下来。

  燕明荞这回埋头吃饭了。

  吃过饭,燕明荞回屋量尺寸,要做春衣了,去年的冬衣再入冬估计穿不了了,燕明荞到那时还得长两寸。

  绣房的丫鬟量着燕明荞高了一寸些许,身上肉少了些,大约是抽条了。

  脚也长了点,鞋子都得重新做。

  里里外外好几件衣裳,差不多等上半个月就好了,那会儿天暖和了,穿正合适。

  还有句话就春捂秋冻,总之,春天是不能太早脱棉衣的,也省着受了风寒。

  不仅棉衣脱得晚,各院都送了各种补品,当然没给锦华苑和燕明月院子送,在这上头,沈氏还是很记仇的。

  等到月底,正院和寿安堂的春衫就做好了,燕明荞试了试新衣服,比冬衣轻巧不少,不过前两日下了场雨,虽然回暖,却也没到真正暖和的时候,所以还是穿的夹棉的冬衣。

  燕明荞捂着热,有时侯跑一头的汗,热得很。

  但燕明荞还是跑的飞快,今儿兄长们放假,都回来了。

  燕明泽也是回来后才知道自己的小娘姐姐被禁足了。

  孟小娘被禁足之后连院子都出不了,锦华苑的丫鬟早晚能回下人房,但不能出府,而且院门口还有两个身强体壮看门的婆子,没人敢往外闯。

  孟小娘唯一的希望就是燕明泽,她盼着燕明泽放假和燕国公求求情,兴许就能放出去了,这是唯一被放出去的机会。

  但燕明泽仔细想了想,决定不去燕国公那儿求情了。

  三月初考试,燕明泽不想这个时候被这种闲杂的事打搅,他只想好好温书,而且,小娘那边他不是没劝过,说让三姐学学推拿按摩的本事,去讨好祖母,得祖母喜欢什么就有了,为何非要找母亲的不痛快。

  这下好了,被禁足不说,还连累他被父亲母亲不喜。

  只不过,不去求情显得他太过冷血薄情,燕明泽还是去了趟书房,听燕国公说话没转圜的余地,又施施然出来了,放心地回自己的院子温书去了。

  他甚至想,被禁足也好,省着打搅他。

  放假两日,燕明泽门都不出,让苦苦等待的孟小娘彻底死了心。

  虽然儿子寒她心,可她不靠儿子靠谁啊,孟小娘只盼着燕明泽能考好些,这样她也能早点出去。

  燕明月把正院三人在心里骂了个遍,骂完又觉得不解恨,把燕明泽骂了一遭。

  铺子赚的银子没少拿,却半点用都没有。

  两日假过得很快,燕明轩在家看了两日书,令他称奇的是,燕明烨竟然也能静下心看书,学得还颇为认真。

  燕明轩有种弟弟终于长大上进了的感觉,不管这次考不考得上,总归没有混着去考试,这就比以前长进太多了。

  燕明烨也觉得自己想的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今年十二岁,再有几年自己都该娶媳妇了,以前不管燕明泽学得多好,他都不当回事。

  现在知道有人想学都学不到,上学反倒变得难得可贵起来。

  燕明烨是燕国公府的公子,出门在外也是拿得出手的,他身边有不少人捧着他,都是家世不如他的,有功课好的,也有差的。

  大多带着他玩儿,斗蛐蛐,弹珠子这些。

  沈元景是第一个带着他学的,燕明烨又不傻,他知道谁对他好,沈氏燕明轩总让他读书上进,沈元景年岁比他小,却跟他母亲兄长一样。

  是该读书了,如果连童生都考不上,那也太丢人了。

  燕明烨不全是因为沈元景才学的,但也和他有点关系,他以前用过的书都送给了沈元景,反正放他那儿也占地方。

  沈元景用不太到,但还是收下了,时不时挑两个问题去请教,这样能让燕明烨记得更扎实一点。

  两日假一晃而过,燕明轩和沈氏说下回放假就不回来了,他打算半年回来一次,在书院温书。

  燕明烨燕明泽也不回来,两人三月份就考试,得等考完试再说。

  沈氏为燕明轩燕明烨打点了不少东西,燕明泽以往都是由孟小娘打点,如今孟小娘被关着,按理说该由沈氏准备,然后准备和燕明轩燕明烨一模一样的就好了。

  但沈氏懒得弄这些,让人给锦华苑传了个话,孟小娘自己准备,到时候丫鬟过去取。

  包袱里是开春穿的衣裳,一些干粮药品,还有银子。

  读书费银子,就像燕明荞的月钱,花也是花在了买书上,一本一两多银子,所以寒门子弟读书难,寒门子弟读书是举全族之力供出来的。而农家出身的,读书就更难了,一年到头也家里赚的银子也没几两,所以大多读书人去晋中书坊抄书,买得起书的反而是少数。

  燕国公府的公子们就属于第一种,燕明泽每月有五两月银,燕国公时常给他银子,因为他是几个兄弟中读书最好的,所以只要是和读书做学问有关,燕国公必给银子。

  孟小娘也会给他钱,包括燕明月的杂货铺子,每月三十多两的利润除了要给燕明茹十两,剩下的还要分一半给燕明泽。

  孟小娘常对燕明月说,你们是亲姐弟,自该互相帮扶,日后你弟弟登科,别人看你有依仗,自然高看你一眼,你弟弟记起你的好,待你出嫁后会挂念你。

  燕明月信了,但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嫁人呢,这个弟弟就靠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