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儿佳妇第132节(1 / 2)





  念及于此,她樱唇上气血惨淡,水云居对她来说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痛苦的阴影,在水云居中她无时无刻不记得以前自己是怎么被谢灵玄折磨的。

  谢灵玄见她冰清玉润的面颊上呈现苦怨之色,情感牵动,将她的手臂扣住。

  他犹豫了片刻,嗓音卑微地哽咽了几分,才鼓起勇气最后挽留她,“初弦,若我说可以为了你不死,你愿不愿意给我一次机会,余生好好和我在一块?”

  他动作幅度不大,引得她身上的环佩叮叮作响,平静的氛围中似心弦激撞在一起。

  他握她握得那样紧,一生也不忍心松开。吾愿倾国以聘汝为妇,天上人间不敢忘……这是他们成婚时庚帖上的誓词,谢灵玄到现在还耳熟能详诵下来。他一直都在原地等她啊,只要她肯回头看一看他,说一声愿意,他必定舍弃一切与她永生永世在一起。

  可温初弦眼色却黯淡了几分,将他的手臂甩开。

  她柔哑说,“和离书已签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了吧。明日就是你的生辰了,我会好好陪你。”

  谢灵玄的手臂被丢了回来,空落落悬在空中,五指无力地一抓,什么也没有,唯余荡过的寒风。他伤情难以名状,五脏六腑的症结又发作起来,催得一阵呕心沥血的咳嗽。

  最怜蝴蝶双飞舞,只作庄周一梦看。

  是了,他的人生,只如那蝴蝶一梦,末了无妻无子女无家,缥缈孤魂一般,尽是空虚。

  谢灵玄释然笑笑,松开了她,也没再继续说什么。

  不多时少帝的使者过来,说是南疆有一处战火,请谢灵玄过去坐镇。谢灵玄已卸去手中官位和兵权,按理说朝廷上的事不必再过问,但少帝言道满朝文武中,唯信得过谢灵玄,这一趟边疆之行必须得由他前去。

  这理由简单敷衍得很,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少帝忌惮谢灵玄,欲将他流放出王畿,但又恐惧和他撕破脸,所以才想了这么个曲折的办法将他支走。

  这一道旨意也并非是强硬的,少帝顾虑良多,只是先行试探试探谢灵玄罢了。若是谢灵玄强烈反抗,少帝再找别的说辞,总之不能和谢灵玄闹僵。

  谢灵玄接过旨意端详半晌,漫不经心说,“陛下不欲让我留在长安了?”

  直截了当将少帝隐藏的目的点了出来。

  使者大为尴尬,支支吾吾,浑然不知该如何回应。

  “陛下……他……应该……”

  这位右相爷连陛下都忌惮,使者只一介小官,岂敢得罪。

  谢灵玄挥挥手叫使者退下了。想来这人只是个传信的,并不清楚内中根由。少帝终究是怕他觊觎皇位,将来闹出些逼宫之事来,是以才处心积虑地想将他除去。

  谢灵玄收了这道旨意,并未流露太多的喜怒波澜。

  温初弦躲在门首后多少也听见了一些少帝的旨意,谢灵玄发现了她,便招呼道,“娘子,别躲了。人走了,你出来吧。”

  两人虽然和离,谢灵玄对温初弦的旧时称谓却暂时没有改变。

  温初弦隐忧在心,怯生生说,“你要出远门啊?”

  谢灵玄点了点头,溺然揉她蓬松的头发。

  温初弦问,“何时归来?”

  谢灵玄长叹一声,目光空洞,隔了良久才说,“估计永远不会回来了。”

  温初弦无言以对。

  他们已经和离了,再无夫妻关系。按理说,谢灵玄越是凄惨,她越应该解气、开心。

  可悲的是她现在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很忧伤心疼。谢灵玄本已患了病,又被流放,从此以后天涯海角茫茫各一方,阴阳两隔永不相见,说来真让人怆伤悲然。

  有那么一瞬间,她后悔自己刚才拒绝了他。

  但也只是一瞬间。

  温初弦强迫自己心肠冷硬起来,道了句,“知道了。”

  便逃命似地回房去,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

  ……怕留恋太久,她会舍不得,去忍不住拦下他,对他道一句你别走了……我愿意。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小部分内容

  标注:1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诗句出处:朱敦儒《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

  2最怜蝴蝶双飞舞,只作庄周一梦看出自宋代释行海《春兴》

  第90章 生离

  谢灵玄惘然站在原地, 怅郁若失。他在想什么?他竟奢求她能回心转意。

  恨只恨他从前做过太多伤她的事,轮回往复,终是报应不爽。

  十二月末他生辰那日, 雪甚雾又浓,银素素的霜花挂在冬日残缺的枝条上,月淡而白, 偶尔一两只漆黑的寒鸦呀呀而过,虽是寿诞,阖府却没一点喜庆的氛围。

  这一天, 也是温初弦留在水云居的最后一日。过了今日,和离书就正式生效, 尘归尘土归土,他们是死生不复见的陌路人。

  厨房做了一十八道好菜, 鱼贯端入水云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空气中都弥漫着菜香。然这香气不令人心情愉悦,反而加重了水云居悲沉死腐的气息。

  汐月欲请个戏班子助阵,没想到侯府的王阁老也做六十大寿,城里的名角都被请去了。无奈之下, 只得请了静济寺的慧能老禅师到府中来,写一两封疏文, 为谢灵玄的生辰祈福。

  和尚到底只能念经敲木鱼,徒增肃穆罢了,哪有戏班子喜喜庆庆。

  敞厅内, 谢灵玄与温初弦面对面席地对座。佳肴丰盛异常, 两人却相顾无言, 谁也没动筷。